就无上菩提道果的方法:如何来选择圆通本根当作修学的方便,成就如来最后的开示。因为整个首楞严王三昧,佛陀整个理论,该讲的都讲过了,只有修学的下手处还没有开示,所以这是整个修学三昧的一个最后的开示。
说完以后,“五体投地,退藏密机”。“退”就是退回本位,这个“藏” 就是心中保持默然,“密机”就是心中默默地期待佛陀的开示。“冀佛冥授”,这个“冀”就是希望,希望佛陀能够在暗中用间接的方式来教授。这个“冥”,我们讲是昏暗的意思,或者说是间接的意思。
这段话的意思,古德的注解是说,因为佛陀在回答这个圆通本根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宣说,而是请弟子们来宣说,佛陀一一地认可,所以这个地方等于是冥授。就是,佛陀不是直接地教授,而是透过弟子们的修学经验来传授,叫作冥授。
这一段等于是说明阿难尊者整个请示佛陀圆通本根的过程。
庚二、如来垂询圣众
【图二】
我们看第二段。二,如来垂询圣众。
这个时候释迦如来就正式地询问与会的大众,他们整个修学圆通的过程。这个地方有两段。
我们看第一段,“所成之果”。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得成无学。
佛陀在阿难尊者请示以后,就普遍告诉与会大众。“诸大菩萨”,这个菩萨加一个“大”字,就是具足广大殊胜功德的意思,所以我们一般讲大菩萨就是指的法身菩萨,他有资格叫“大”。“及诸漏尽”,这个“漏尽”就是断除三界见思烦恼的这些大阿罗汉。这个地方的大阿罗汉跟我们一般讲的大阿罗汉不太一样。我们一般讲大阿罗汉是讲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脱的阿罗汉;这个地方的大阿罗汉,蕅益大师解释,是具足大乘功德的阿罗汉。也就是说,以下的整个阿罗汉都是外现声闻相、内密菩萨行,久远劫来都是已经成就菩萨果位的,只是为了帮助释迦佛陀宣扬佛法而示现作声闻相状。所以到了整个二十五圆通经文,蕅益大师解释的时候习惯用“迹门”跟“本门”,迹门就是他为了度化众生所示现的因缘,本门就是他本来的一个修学的功德,我们讲本地风光。所以,到经文的时候,我们会把整个有关小乘的修学,他的“迹门、本门”二门来各别开示。
继续阅读
“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得成无学。”你们在整个修学过程当中是“生我法中”,这个“生”不是我们讲的色身的受生,是一种佛法的法身的受生,《法华经》上说:“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你们内心当中本来都是烦恼障、业障、报障,怎么能够生起清净法身的功德呢?怎么能够得成无学呢?
这个无学是成就一个圆通的功德,那么,你们的果地功德是怎么来的?请问这个问题。看第二段“能成方便”就知道。
我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你们在我的佛法当中成就法身,你们当初最初的发心,修学圣道的时候,你们是如何来觉悟十八界的?其实这个地方应该包括七大。二十五圆通包括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对不对?再加七大,地、水、火、风、空、根、识。那么为什么没有列出七大呢?因为七大就包含在十八界里面,开合不同。
那么你们是怎么觉悟十八界的?这过程当中,“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首先讲到整个修学的目标,你们所证的圆通是什么相貌呢?第二个讲到修学的过程,“从何方便?”你们当初是依止什么样的方便之门,而能够悟入首楞严王三昧呢?这个时候等于是阿难尊者请示佛陀圆通本根以 ,佛陀并没有直接来回答,而是请大小乘的二十五位圣众来说明他们的修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