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诸葛亮:糟了,我成替身了!> 第349章 学府初兴育贤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9章 学府初兴育贤良(1 / 3)

诸葛志负手立于学堂主楼前,晨曦洒在他的身上,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辉。
他眺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心中早已勾勒出一幅宏伟的蓝图。
兴汉学堂,绝非是教书育人的场所那么简单,它更是蜀汉复兴的摇篮。
“教育,当以育人为本,岂能拘泥于经史典籍?”他低声自语,声音虽轻,却饱含坚定。
在诸葛志的构想中,兴汉学堂的课程体系将远超传统的学堂。
除了必修的儒家经典,还需增设天文地理、算数兵法、农田水利,甚至医术武艺等实用课程。
他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只会引经据典的腐儒,更是文武兼备、经世济用的栋梁之材。
为了保障学堂的井然有序,诸葛志亲笔书写了详细的管理章程。
学堂内,作息时间被严格规定,迟到早退者必有惩罚,扰乱课堂者更是会受到严厉的训诫。
他要求学生们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懂得尊师重道,明辨是非,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
而为了确保教学质量,诸葛志更是亲自出马,四处寻访贤良之士。
他深知,名师才能出高徒。
他不惜三顾茅庐,请来了隐居山林,学识渊博的老先生们;他更是亲自邀请在宛城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们,担任兵法、武艺的教习。
他向他们阐明兴汉学堂的意义和未来,最终打动了这些心怀天下之人。
春风拂过,学堂门口热闹非凡。
前来报名的学子们络绎不绝,他们有的来自贫寒之家,有的来自名门望族,但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对知识的渴望。
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诸葛志的
开学典礼当天,学堂内外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诸葛志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台下数百名莘莘学子,语气铿锵有力:“兴汉学堂,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诸位当以复兴汉室为己任,刻苦学习,报效国家!”
台下掌声如雷,声震云霄。
诸葛志缓缓举起手,示意众人安静,他语气放缓,但依然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为学之道,当博览群书,精研细琢,更要……”,他顿了一下,目光看向远方,“更要……”
“将军,此人竟是昔日宛城一战的……”一个声音在角落里响起,却戛然而止。
晨曦的光辉洒在兴汉学堂的每一个角落,也映照着站在高台之上的诸葛志。
他目光如炬,扫过台下数百名莘莘学子,他们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渴望。
今日的开学典礼,不仅是学堂的盛事,更是蜀汉复兴的希望之光。
“兴汉学堂的教习,皆是文武双全的贤士。”诸葛志的声音浑厚有力,在宽阔的广场上回荡。
“诸位或许有所不知,今日为尔等讲授兵法的将领,皆是曾在宛城之战中,以一当十的虎将!”
台下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学子们纷纷交头接耳,目光中充满了敬佩和好奇。
他们大多是听闻了兴汉学堂的声名才慕名而来,如今得知教习竟是曾立下赫赫战功的猛将,更是心潮澎湃,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诸葛志满意地看着台下学子们的反应,他要的,正是这种对知识、对英雄的渴望。
“为学之道,当博览群书,精研细琢,更要……”,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远方,那里,是荆州广阔的天地。
他要让兴汉学堂的种子,在荆州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为了让更多有志青年加入兴汉学堂,诸葛志下令在荆州各地张贴招生告示。
告示上言明,兴汉学堂不问出身,不论贵贱,只要有求学之心,皆可报名。
这一举措,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荆州各地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无数寒门学子,看到告示后热血沸腾。
他们渴望知识,渴望改变命运,兴汉学堂的出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