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希望。 就连一些名门望族的子弟,也纷纷被诸葛志的雄才伟略所吸引,纷纷前来报名。 兴汉学堂的门口,每日都挤满了前来报名的学子。 他们有的穿着朴素,有的衣着华丽,但他们都怀揣着同样炽热的心。 阳光下,学堂门口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仿佛一股充满希望的洪流,朝着兴汉学堂汇聚而来。 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和汗水的味道,夹杂着学子们激动而又期待的低语。 “将军,此人竟是昔日宛城一战的……”一个声音在角落里响起,却戛然而止。 说话之人正是学堂的教习之一,他看着人群中一个熟悉的身影,他身旁的同伴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那个方向,原本轻松的氛围顿时凝固起来。 报名截止日期一到,兴汉学堂的大门缓缓关闭。 门外,未能及时报名的学子捶胸顿足,懊悔不已;门内,则是另一幅景象。 人头攒动,却井然有序,在负责招生的士兵引导下,报名者们依次进入考场。 诸葛志亲自制定了考题,涵盖经史子集、天文地理、算数兵法等诸多方面,旨在选拔出真正有才华、有潜力的学子。 考场内,气氛肃穆。 学子们埋首于案前,奋笔疾书,沙沙的笔尖摩擦声在空气中回荡。 有的眉头紧锁,苦思冥想;有的则下笔如有神,胸有成竹。 监考官来回巡视,目光如炬,任何细微的作弊行为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诸葛志则站在高处,俯瞰着整个考场,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这些学子中,必将涌现出未来的栋梁之材。 三日后,考试结果张榜公布。 学堂门口再次人山人海,学子们翘首以盼,紧张地寻找着自己的名字。 当看到自己名字赫然在列时,有人激动地跳了起来,有人喜极而泣,有人则默默地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而那些落榜的学子,虽然难掩失落,但也纷纷表示,来年定当卷土重来。 最终,一百名优秀学子脱颖而出,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拥有不同的才能,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身着统一的学堂服饰,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光彩,如同初生的朝阳,充满了活力与希望。 开学典礼在即,诸葛志在书房内踱步,反复斟酌着即将发表的讲话内容。 他要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倾注于这篇讲话之中,他要激励这些年轻的学子,为蜀汉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提笔写下“兴汉”二字,笔锋遒劲有力,仿佛蕴含着无限的希望。 窗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 兴汉学堂的广场上,一百名新生整齐排列,等待着开学典礼的开始。 他们的 “将军,此人……他……”一个声音在角落里响起,却戛然而止。 说话之人正是学堂的教习之一,他指着人群中一个身影,脸色煞白,声音颤抖。 金色的阳光洒满兴汉学堂的广场,广场中央高台上,诸葛志身着青衫,负手而立,目光炯炯,一股儒雅之气弥漫开来。 台下,一百名新生鸦雀无声,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诸葛志身上, “诸位学子,今日乃兴汉学堂开学之日,亦是尔等人生新篇章的开启之时!”诸葛志的声音洪亮而富有磁性,在广场上回荡。 “兴汉学堂,非但传道授业解惑,更肩负着传承我华夏文明,光复汉室江山的重任!” 他的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这些年轻的学子们,大多都是第一次听到如此振聋发聩的言论,他们的心中充满了震撼,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诸葛志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他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