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说他的家境,只说感动了教育。
王堂这么早熟的人自然也能听出其中的道理,对廉生虹也顿生好感。
尤其是自己还莫名其妙成了对方的‘别人家的孩子’,这缘分就更深了。
两人也是越聊越投机,恨不得歃血为盟皆为异性兄弟,称呼都直接改了。一个喊兄长,一个直接喊‘贤弟时升’。
王堂问道:“兄长是来考渭水书院的吗?”
廉生虹有些为难,怕说出真相让对方误以为显摆,但又不像骗他。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说道:
“那个……家父和顺之先生有旧,蒙他器重写了一封荐书,所以无需考试可以直接进学,你不会嘲笑我走关系吧?”
哪知道王堂先是一愣,然后大笑起来:“哈哈……兄长这是哪里的话,就说你我二人有缘,没想到缘分如此之深。你看这是什么。”
说完他从怀里摸出一封书信,封面上写着五个大字:无功兄亲启。
得嘞,不用问了,这也是一封荐书,免试入学的那种。
廉生虹的表情别提多精彩了,最终化为苦笑:“这还真是……缘分呐。”
王堂把信收起来藏好,笑道:“确实如此。不过我有个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廉生虹道:“你我一见如故,有什么事情尽管问。”
王堂道:“你说的顺之先生可是夏国公的高足冯易冯顺之?”
廉生虹道:“居然是他,兄长的际遇让人羡慕啊。”
王堂亦道:“哈哈……咱们彼此彼此,如果我没猜错你的荐书应该是大宗师给的吧?”
王堂道:“瞒不住兄长啊。”
大宗师是同一个考区内的考生对道试主持人的敬称,不是同一个考区的人是不能用这个称呼的。
大宗师可不是谁都能担当得起的,满大唐掰着手指数也不超过五指之数。
而且就算是真正的文坛大宗师,也不会有人喜欢别人当面这样称呼自己。
两人都隶属于山南道,道试属于同一个考区,称呼大宗师是没有问题的。
两人一路跟随参加考试的士子来到书院门前,看着眼前的人山人海很是感慨。
廉生虹道:“不愧是天下第一书院,居然有这么多人来报考,比我们道参加道试的人还多。”
王堂道:“据说每年都有不下两万名士子参加入学考试,只有前一千名才能入学。二十取一,竞争非常激烈啊。”
两人同时摸了摸自己怀里的书信,然后相视一笑,还好他们不用参加考试。
就在这时,旁边突然有一个人接话道:“你们的消息过时了,今年书院扩招,将会招收两千名弟子。”
两人转身望去,发现是一名年龄和他们差不多的士子,就客气的拱了拱手道:
“谢兄台相告。多招收一千人,来报考的士子希望又多了一分,此乃好事啊。”
那人又说道:“你们两个连这么大的事情都没打听清楚就来参加考试了,还真是……算了,你们排队抽签吧,我先走一步告辞。”
看着挤进人群的那个自来熟士子,两人再次相视一笑,真相看看他知道真相后是什么表情。
所谓抽签就是抽取考场号,防止有人作弊。
两人并没有排队去抽签,而是慢慢的从一旁绕到了校门口,拿出举荐信顺利进入了校门。
在门卫的指引下他们一路来到教师办公区,找到了院长和院正办公室。巧的是两人都在,且还在一个办公室。
敲门进去后两人惊讶的发现,刚才在校门口和他们说话的那个学子居然也在。
对方显然也发现了他,惊讶的道:“你们两个怎么也进来了?”
廉生虹和王堂先是朝岳山、王绩两人行了礼,才对那个士子说道:“我们也正想问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