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看到了岳山手上的书信,顿时就猜到十有也是和自己一样进来的人。
这还真是……缘分呐。
岳山问道:“你们认识?”
那个年轻人道:“刚才在门口见过,还聊了几句。”
岳山笑道:“那你们还真是有缘。”然后又问两人道:“不知道你们两位找我们所为何事?”
廉生虹赶紧拿出举荐信道:“学生邓州廉生虹,去年偶遇先生,承蒙不弃收为半个弟子。”
“只是先生事忙无暇教导于我,就让我来书院来找您求学,这是他写给您的家书。”
岳山接过书信看看封面字迹就知道是谁了,嘲讽道:“先生?他这个连自己孩子都不养的混蛋还有脸收学生,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廉生虹那叫一个尴尬,别人骂冯易他肯定不愿意,可这个是先生的师父,他只能听着。
王绩替他解围道:“行了,当着孩子们的面给他留点面子吧。你呢?不会也是冯易的弟子吧?”
这后半句是对王堂说的。
王堂连忙摸出自己的举荐信道:“学生复州王堂,蒙石提学举荐来书院求学,这是他给您的书信。”
王绩接过书信当场打开看了一遍,颔首道:“石季明这种老顽固都缘由破例给举荐你过来,看来你的学问确实不错。行,你们三个也算是有缘,就一起去一甲班吧。”
三人一起说道:“谢院正。”
王绩又写了一张条子递给他们:“出门左转走到头有一座政务楼,把这张条子给他们看,自会有人安排好你们的一切,去吧。”
廉生虹接过条子再次道:“谢院长,谢院正,学生告退。”
这时那名年轻士子也连忙说道:“院长要是没事儿学生也告退了。”
廉生虹和王堂相视一眼,才明白这个条子只是给他们两个人的,并不包括这个年轻人。两人对他的身份就更好奇了。
岳山点头道:“去吧,有什么事情直接来找我就行,不要见外。”
那名士子道:“学生明白,学生告退。”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王绩感慨的道:“真是不服老不行了,一转眼裴弘大的外孙都这么大了。”
岳山颔首道:“李德武也是好福气,裴姑娘一口气给他生了三男三女……”
王绩道:“你准备把弘大兄的本领传授给他吗?”
岳山摇头道:“没那个必要,想学什么看他的意思吧,总归不会让他吃亏。”
这个少年士子正是裴矩的外孙,李德武和裴淑英的幼子,也是才情最高的一个孩子,去年考中广州书院。
裴淑英还不满意,特意写了一封信进行央求他代为教导,实际上就是想拜他为师。
岳山并没有直接答应,只是让他们先把孩子送过来再说。
身份越来越重,他收徒弟可不能那么随意了,必须要经过全方位观察才行。
裴淑英也知道这个道理,就把他给送了过来。
……
再说另一边。
离开办公室到了门口之后的三人相视一笑,顿时就升起了一股亲近感。
那名年轻士子率先做了自我介绍:“在下广州李路,家中长辈和院长乃至交好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