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叫作焰慧地。因为他到焰慧地的时候,他的禅定的功德已经圆满了。
继续阅读
难胜地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到难胜地的时候,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我们要有一个观念,我们在判定一个菩萨,你看他从初地到十地,他不是判定这个菩萨做了什么事,不是!所以「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称性起修,就是你依止的性德功力的浅深。不是说,初地菩萨做很多事叫初地,二地菩萨做得更多,不是这个意思。是他所依止的真如理,他的层次提升了,那他就入了更高的境界了。到难胜地的时候,他所依的真如是什么真如呢?[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同”指的是初地到四地的智慧;“异”指的是三贤位的智慧。
也就是说,五地菩萨他所证的真如叫作「类无别真如」。什么叫「类无别」呢?在《成唯识论》上说:真谛是离一切相,俗谛是即一切法,这两者的形相是互相违背的。但五地菩萨却能够把真俗二谛圆融无碍,真俗双照极难胜故。这件事情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这两个的性质是完全背道而驰,一个是离一切相,一个是即一切法。但是这个五地的菩萨,他却能够同时在一念心中,同时把这两个功德显现出来,叫难胜地。
现前地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现前地是他内全安住在无所为的真如,他的体性可以说是清净光明,完全显露无遗,叫现前地。现前地他所证的真如叫「无染净真如」。说:杀盗淫妄是杂染法,戒定慧是清净法。这个菩萨对染净诸法的执着已经完全的断除。也就是说,这个菩萨为了度化一种特殊的众生,他甚至于可以示现种种的病行来度化他;也就是说,这个菩萨他显现淫怒痴的时候,他从淫怒痴当中就可以增长他戒定慧的功德,他没有染净对立的差别,他的真如达到这种境界,「无染净真如」,叫作现前地。《成唯识论》给它一句话,说什么叫「现前」呢?「染净平等,妙慧现前。」他那空假中的智慧一现前的时候,杂染法、清净法都是平等的,他有那种功德力,叫现前地。
远行地
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远行地的智慧能够穷尽真如的边际,也就是说,他所证的真如可以说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深广无涯,叫远行地。远行地他的真如叫作「法无别真如」。“法”当然有杂染法,杂染法指的是生死的流转门,清净法是还灭的涅盘门。远行地的菩萨对生死涅盘两种法,都能够平等的观察,叫远行地。远行地也有一层意思,就是「有功用行住最边沿」。到这个地方,他的有功用行已经圆满了,他如理作意的修学到这个地方已经达到了真如最后的边际,下一个地就入无功用行。
不动地
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到了不动地的时候,内心只有一真法界的真如之心,名不动地。不动地他所证的真如叫「不增减真如」,这菩萨他已经没有增减的相状。比方说,我们偶尔去做一个闭关加行,我们感到我们内心的正念增加了;从闭关出来,到外面去走动以后,感到戒定慧又减少了。所以我们在八地之前的功德会有增减的差别相状,到了八地以后,他入无功用行,他的整个功德是任运的现前。他不管是动、不管是静,他的功德完全一样,他没有所谓的闭关修行、历事练心,他没有这种差别,对他来说都一样,动静一如,完全是无功用行。无功用行在《成唯识论》解释说,像这个船开到了大海,有功用行好像什么呢?就像船跟陆地还有距离,还有地心引力,所以你要不往外移,你不用力划,它会被吸回来。到了八地菩萨,他入了大海的中心,你不用去划它,任运的,风的力量会把它往前带走。无功用行他根本就没有如理作意这件事情,他证得了不增减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