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其实福报还是你自己给你自己。说:为什么我们今天杀生会短命呢?短命是谁给我们的,它从什么地方来?你自己给你自己短命,循业发现,你造杀生的时候,那杀业去熏习你的真如,我们讲「无不从此法界流,最后无不还归此法界」,杀生的业去触动你的短命多病的功能,结果你自己去受用你自己自性的痛苦。《楞严经》讲「法法销归自性」,外在的造作只是一个助缘。总而言之,从真实行的角度来说,你每一个法都是「性本然故」,自性本来如此,你释放一个善的念头出去,你启发一种功德的功能;你释放一个过失的行为出去,你自己受伤。为什么呢?性本然故,你自作自受。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去体会,痛苦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痛苦,不是别人给我们痛苦;快乐也是自己给自己快乐,因为我们的自性本来就具足功德,本来具足痛苦。不过从本经来说,痛苦是虚妄的,快乐是真实。所以你看我们为什么临命终的时候十念可以往生,因为你念佛是随顺于真实的功德,过去的罪是虚妄的,真能破妄。所以我们要对真实有信心,对真实的功德有信心。这地方讲到「十行」,菩萨透过十波罗蜜的妙行来圆满自己的功德,假借众生的因缘来圆满他的功德。
辛三、明十向(分二:壬一、正明十向。壬二、别明加行)什么叫回向?回向于中道的实相。古德说:其实「十住」是偏重于空性的智慧,「十行」偏重在假观的慈悲,都没有顺从中道。
所以「十回向」透过三种回向,回向众生,回向佛道,回向真如,透过这三种回向,使令他每一个行为,都能够顺从于中道实相,叫作回向。分两段:一、正明十向。二、别明加行。
壬一、正明十向
【图一】
离相回向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纯洁精真,远诸留患,当度众生,灭诸度相,回无为心,向涅盘路,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阿难!是善男子;这地方指的是十行已满的菩萨。「满足神通」指前面第六的善现行、第七的无着行、第八的尊重行,这三种行他能够一切合同,而现种种差别,一切差别当中又能够各各见同。所以他能够在整个事事无碍法界当中,来成就无量的神通。这种神通不是一般禅定所发的神通,是真如所显现的神通。所以他能够「成佛事已」,成就利他的佛事;「成佛事已」指的是菩萨的善巧,偏指第九的善法行跟第十的真实行。这一段等于是把前面的十行做一个总结。
「纯洁精真,远诸留患 」(从这一个地方开始讲第一个回向。)初回向心的菩萨,纯洁精真,他内心安住在真如佛性当中,称性而修习种种的波罗蜜,而且在度化众生的过程,能够远离种种执着的过失。什么叫过失呢?当度众生,灭诸度相。初回向的菩萨在度化众生的时候,他能够消灭种种度化众生相的执着,他能够回无为心而向涅盘路。他能够把有为的行动而入无为之心,渐渐趋向大般涅盘之路,救护一切众生,而离众生相回向。
比方我们要度众生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众生相,我相、人相、众生相。什么是众生相呢?我们会对众生表现出来的假相执着,你跟他有缘,你对他好一点,你跟他没缘,就保持距离。我们一般凡夫的相貌是这样子,众生所表现的身口意的相状,对我们产生一定的干扰。但是初回向的菩萨他不会有这种干扰,他透过一种回向的力量,回向中道,他能够离众生相回向。
不坏回向
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前面的离相是远离即相跟离相的颠倒,这地方是远离有为跟无为的颠倒。「坏其可坏」,“坏”是破坏,破坏可破坏的东西。可破坏的东西是一切有为法,菩萨在度众生的时候,远离一些生灭的因缘,而且能够「远离诸离」,他能够远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