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的行为,念念之间都是「性本然故」,他就是在做一件事情,顺从他的本性,本性是如此,叫「真实行」。就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随顺真实的佛性而产生的行动。前面的十住是偏重在自利这一部分,十行的时候就开始偏重利他,当然他的利他当中,圆满自己的菩萨的功德。
我讲一个小故事,把十行作总结,故事出自于坐花志果:有一个叫阳羡生,阳羡是一个地方的名称,他是阳羡这个地方的众生,叫阳羡生。这个人他生长在一个富贵的家庭,家里面非常的富有,而且很聪明而好学。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考取了功名,将近二十岁的时候要到县城去考贡生。他就跟几个读书的好朋友一起相约到了县城去,到县城以后,离考试的时间还有七天,大家住在旅馆当中到处走走。走着走着,就走到一个算命的先生的地方,听说这个算命先生很准。算命先生就一一的为他们算命,说你今年会考第几名,他考第几名,到了阳羡生的时候,他一看,“哎哟”!你这个人很聪明,很会读书哦!可惜啊…就没讲下去了。
继续阅读
阳羡生说:没关系,有什么事你就讲。他说:你这个脸有晦暗之气已经形成了,你三天之内一定要死于非命。他说:你从什么地方来?他说:我从阳羡。你现在回去,三天之内还赶得到,你赶快回去。因为古人死都要死在家乡,落叶归根。这时候阳羡生心里面想,我到底是回去好还是不要回去呢?回到旅馆的时候,他的同参道友说:你不要相信他的话,我们就这样住下去,没事的!后来阳羡生就选择没有回去。没有回去,第一天过去了,第二天过去到第三天的黄昏的时候,他觉得心特别的烦闷,就到外面去散步,走着走着,就看到一户人家,里面有女众的哭声,哭得很凄惨。他就是敲门,敲门以后一个妇人来应门,他问:你为什么哭得这么凄惨呢?妇人说:我先生做生意失败,欠人家一笔钱,那个人告官府去,我先生被官府抓去了,三天之内如果不把债还清,官府就会判把我跟我的子女全部卖给人家来抵债,从今以后,我跟我的子女就要永远骨肉分离了,所以我就很伤心。
阳羡生一看就起了慈悲心,问她:那你先生欠人家多少钱呢?欠人家五十两银子。阳羡生说:哦!就回去了。回去以后,他就把他的包包打开来一看,“哦”!还有七十多两。他想,我是将死之人,我留这些钱没有用,所以就生起一个利他的大悲心,就拿了七十两银子,就到这贫穷的人家里面,把七十两交给这个妇人。他说:你把五十两把你先生赎回来,二十两给你们做个小生意。妇人就很感激,就跟他磕头感谢。阳羡生就走了,回来的时候心情特别好,刚刚那种烦闷的心情消失掉了,然后晚上就一觉好眠。睡到天刚亮的时候,欸!就有人敲门,他就去开门,原来就是昨天那个他帮助的那个妇人,他的先生也被放回来了,两个人就过来感谢他。
阳羡生就请他们坐、喝茶,坐着坐着,突然间,“啪”!他住的旅馆墙壁突然倒塌,刚好压到他睡觉的床铺上,他要不起来开门的话,他肯定压死在那个地方,所以他这死劫就逃过去了。天亮以后,他就找那个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远远一看说:你不要讲了,你那个晦暗之相消失了,你肯定做了一个大阴德,脸上有祥光现前。后来他果然贡生考得很好,后来做到了翰林。坐花志果的那个主人说:一念的慈悲心现前,破恶增善,趋吉避凶。
我们看阳羡生他的心他本来是要帮助别人,他没有考虑到自己,他连想到自己都没有。结果反而是,无不从此法界流,欸!它反弹回来,无不还归此法界。果然是自己得到最大的利益,把自己广大的障碍破掉了。也就是说,我们布施为什么会有福报?这个福报是从什么地方来?诸位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从《楞严经》称性起修的角度,我们的心本来就有福报,但是你一定要透过布施的因缘它才会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