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一定要去了解这个道理,什么叫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圣贤之书,明白圣贤之道,提升自己的见地,你才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辛四、明藏性即风大性。(分三:壬一、破妄执。壬二、显理性。壬三、斥迷惑。)
在我们一念心性当中,当下具足风大之性,风大之性是我们心性本具,风大之相是假借因缘而显现出来。一个是理具,一个是事造,性是理具,相是事造。不管理具,不管事造,都不离开我们一念心性当中,这才是生命的真相。
壬一、破妄执。
破除凡夫外道的和合跟不和合的两种妄执。
【图二】
总标风性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
风大之体:阿难!风大是没有真实不变的体性,怎么说呢?因为它动静无常,风有时候动态的吹来吹去,有时候是静态的就没有吹了,所以它没有一定的常态,有时候动,有时候静,动静不决定,这是风大的体相,而风大的相用要假借因缘而显现。什么因缘呢?比方说,阿难!你平常有时候整理穿着衣服,而入于僧团的大众当中,去做早晚功课,你穿僧伽梨,三衣当中的大衣,一般是九条的,最多到二十五条,假设是九条衣,你穿大衣在大众当中做功课的时候,当拜佛拜下去的时候这衣角会震动,衣角震动就会产生风去触动旁边的人,旁边的人就会有感觉微风吹拂他的脸面。你拜佛拜下去的时候,旁边的人就感到有一种风出现来吹他的脸。这是讲风大之相,是假借因缘而显现。
征问原由
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
风是从哪里来呢?你说袈裟的震动才产生的,是袈裟的衣角产生的?或从虚空产生的?还是这个人的脸自己产生的?
别破妄执:破从衣生
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衣中有藏风地。
阿难!假设这风有一个来的自体,这个自体是从袈裟的衣角而出,先提出这样的假设,这以下从两个地方破:
一、若风是从袈裟而出,那这样子会有什么问题呢?汝乃披风,那你的袈裟当中就具足风大,所以你披衣服的时候就等于披上一件风一样,因为衣跟风是合为一体,风从你袈裟而出,那你披衣服的时候就等于把风披在身上一样,因为衣跟风已合为一体。这时候其衣飞摇,风大跟衣服合为一体,我们知道风的意思是一个摇动的,所以你的衣服也变成摇动的。这样子应离汝体,你今天的衣服是跟风合为一体是摇动的,那么你把衣服穿在身上,这个衣服应该摇来摇去,最后应该飞离你的身体才对啊!为什么你衣服还在你身上呢?你看我们风吹过来吹过去,风是来来去去的,那衣服在你的身上也应该来来去去才对啊!事实上不然,我们衣服穿上去,这衣服就安住在我们色身上。所以你不能说衣服跟风是合为一体的,不能这样讲。
二、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阿难尊者产生执着,认为风跟衣服是一体的没有错,只是风有时候动,有时候静,它动的时候就出来,静的时候就隐藏起来。他提出这样一个反相执着,佛陀就开始破。
佛陀说:好!风跟衣服是一体的,它有动的时候显现出来,它静止的时候隐藏起来,那你应该要去看一看,我现在讲堂当中说法,我穿着九衣,我的衣服在法会当中垂下我的衣角,那你们看一看我这九条大衣,里面藏着风,你们找找,从上到下找找看,这风到底藏在何处?不应该说衣当中还有藏风的处所,你就是整个衣服看遍了,你也看不到藏风的地方,所以你不应该说它静止状态的时候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