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讲】(6 / 8)

“异熟”识嘛,时间上有前后的差异。我们今生所造的业大部分都是在来生表现出来,今生就算有,也是一个花报而已,它还没有正式表现出来。我们今生的果报都是前生造的,所以叫作“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过去的心,创造今生的法;由于我们受用今生的法,又创造了一个新的心态。因为这样心产生法,法又牵动心,才构成佛教轮回的观念。轮回的观念是这样来的。这个是佛法的因缘观。这是佛陀经常开示的,也是合乎真理的。阿难尊者对这个观念提出他的看法。这一段是佛陀的真理。这以下是阿难尊者个人的解读。

继续阅读

“我今思惟”,我把这个观念,这种心产生法、法产生心的这种相互的关系,这个道理我自己把它分别一下,得到一个结论,就是说“即思惟体,实我心性”。我能够去思惟分别的功能,就是我真实的心性。那我的心性这么真实,有一个自体,当然有一个处所。那么处所在哪里呢?“随所合处,心则随有”。其实这个处所是不一定的,不像前面说一定在身内、一定在身外、一定在根里面。我的处所在哪里呢?我的心去缘什么境,跟什么境相合的时候,这个心就在那里出现了。随所攀缘的境界,这一念心就在那个地方出现,绝对不是我前面说的在内、在外、中间三种处所。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有他的注解,我们简单说明一下。

蕅益大师说,阿难尊者闻其言教而不解其义——阿难尊者把佛陀的言教背下来,但是错解佛陀的意思。佛陀说“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是在解释生灭是因缘生的,而因缘本身是因缘生因缘灭的,它的本性是自性空的。佛陀是从这句话告诉我们,如何去了解我们这一念心——是因为很多法的牵动所以产生心;这一念心去造业,又产生一个新的法,又去创造一个新的心态。所以这个心态是因缘生因缘灭,是缘起性空的。从缘起性空当中去断除我们的烦恼根源而趋向涅盘。

佛陀的意思是这个,结果阿难尊者错解意思,把心生、法生当作这个心是有实体的。有实体的东西当然就可以跟谁去合,就有它的处所了。所以可以看得出来,我们讲说“谬解标处”——谬解佛陀的真实义,而标出了心的处所。

诸位要知道,一个东西如果有处所,就有它的实体。有它的实体你就没办法断,有实体的东西你断不了。佛教经常讲一个观念,讲“诸法无生”。什么叫无生呢?不是说真的有一个烦恼,然后我们把它断掉,不是这个意思;也不是说真实有一个生死轮回,我们把它断掉,不是这个意思。《华严经》说,如果真的有一个众生,我们修我空观、法空观,把这个众生给消灭了,变成佛陀,那我们每一个人都犯了杀罪,因为他是一个众生。你修止观把一个众生杀死了,转成佛陀,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法本来就不生——法本不生,今则不灭。就是说,本来就没有的。诸位要知道我们今天的修行,只是把我们生命的本来面目恢复过来而已,本来就没有生死,本来就没有烦恼。所以修行叫作什么?叫作恢复本来面目,把这些如梦如幻的、我们虚幻的心——攀缘虚幻的境所创造的虚幻的生命体,恢复到原来的清净的本性,恢复本来面目而已。这叫作无生,就是本来就没有生,所以佛教只是觉悟而已。觉悟以后你就不随它转;不随它转,你生命就改变了。你随它转,那就是这句话了——心生故种种法生,法生故种种心生,那你就没完没了了,生命就没完没了了。

所以后面佛陀讲完我们自性本来清净、妄想是不真实的道理以后,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就起来问说——诶,既然清净本然,佛陀您说我们修行是恢复本来面目,妄想是不真实、是本来没有的,那怎么有山河大地?佛陀说,你一动念头就有了,你一迷的时候就什么都有了;你悟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了。你要回光返照,它就没有;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