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治病,还借了不少外债。去年冬,他叔父过世,他算是脱离了磨难,可也拖垮了全家。尤其是他媳妇,侍奉叔父非常尽心,自己倒是拖垮了身体。”
司荣赶紧给司睿下跪,啜泣道:“谢谢家主和族人一力扶持,不然,我们全家也撑不到现在……”
苏澜感动得一塌糊涂。从司荣这家来看,家主们为她挑选封户,的确是尽了心。
苏澜很满意:“好。司荣,带着你的父母妻儿,且在台下等着。”
司荣一家下去了,上来的是田岗一家五口。田岗六十多岁的哑巴老娘,田岗夫妻,还有一儿一女。女儿大,儿子小些,都是皮肤黝黑的。苏澜一看就笑了,因为儿子就是那黑不溜秋的小子,名叫田颂。
苏澜笑道:“我猜,你的本领跟司午一样,也是打弹弓的高手?”
“县主怎会知道?”田颂的黑眼珠又大又黑又灵活,“要不,我也请县主吃一串龙眼?”
苏澜点点头。田颂也跟司午一样,从裤腰里抽出弹弓,对着龙眼树,举起弹弓,打下了一串龙眼。这回是司午从地上捡起来,上台交到田颂手上,再由田颂捧到苏澜手上。苏澜心道,不错,这是兄友弟恭,将来能培养出过命的兄弟情谊!
苏澜没想到,田岗居然是个泥瓦匠!而更令她吃惊的是,田岗自幼父母双亡,是个孤儿,他的哑巴母亲不是他的亲生母亲,是他外出给人做泥瓦活时,在路上捡的一个流浪哑巴老妇,当成老娘侍奉,已经有十年了!
叫苏澜感动的还有恽三一家七口。恽三的老娘是寡妇,养大恽三姐弟三人。恽三的两个姐姐已经出嫁到春明。恽三有三女一男四个孩子。令人感动的是,这四个孩子,无论男女,全部都识文断字,在台上当场各自默写了陶渊明、谢灵运、骆宾王、李白的诗句。而且是恽三的老娘坚持要求才办到的!她的口头禅就是:“女子将来都是要做母亲的。母亲不知书达理,子女也是没出息!”
等到蓝起一家八口上台时,包括苏澜在内,大家都吃了一惊。因为蓝起的次女蓝玢跟苏澜不仅年龄相仿,长得竟然有六、七分相像,而走路的样子特别像!
轮到邓曦夫妻和儿子一家三口上台时,邓荔在旁边小声介绍。原来邓曦跟她是远亲,曾在八合货栈当过保镖,有些功夫。因为走镖时,和蛮夷发生冲突,从马上坠下来,左腿受了伤,有些跛脚,不得已这才来堆福投靠邓荔婆家。
苏澜非常满意。这十家当家人都是壮年,身体健康,老人都通情达理,有的甚至是见识不凡;家里都有十来岁的儿女,要不了几年就是壮劳力,后继有人。他们中既有种田的好手,比如司荣、恽三、刘亳;也有手艺人,比如司荣的父亲和于劲都是篾匠,泥瓦匠有田岗、董森、董伟父子;木匠有潘翔、潘艾父子;石匠有蓝起;有走镖功夫好的邓曦。另外,小辈中,司荣的儿子司辰、蓝起的儿子蓝晖、于劲的儿子于猛都是浪里白条儿;司荣的儿子司午、田岗的儿子田颂、刘亳的儿子刘米、邓曦的儿子邓冕都是弹弓高手。恽三的三个女儿恽露、恽霞、恽霏和儿子恽雷不仅识文断字,恽露、恽霞、恽霏还会刺绣;恽雷还会画画。此外,吴树是走街串巷的货郎,他的长媳闵氏做得一手好茶饭,是远近闻名的巧手媳妇!
另外,这十家共有五十四口人,其中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有七位。
说穿了,封户属于官奴,要上官家名册。他们除了接受县主的奖罚之外,也接受朝廷的奖罚。
而其他的农户则属于苏澜的私人奴仆,是家奴。
苏澜其实很排斥这点。但是,身在大成,自己也不能免俗,只能是尽量对他们好些吧。当然,前提是,他们必须忠诚!
接下来是遴选普通农户。共有三十六户、一百四十八人自愿投靠县主。其中六十岁以上的有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