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
众军拥上,割下头颅,臧质遂死,亡年五十五岁。
王玄谟遂写书向朝廷报捷,遣使将臧质传首建康。
孝武帝命将臧质首级用漆封住放于武库,以作后人鉴戒,并将其党羽斩首弃市。刘义宣此时留之无用,亦被孝武帝下令诛杀。
臧质、刘义宣诸子闻说父亲被斩,分别逃到建康、秣陵、湖熟、江宁诸县乡里,各自躲藏起来。
刘义宣叛乱既平,王玄谟因功进为前将军,加都督,封曲江县侯。不久中军司马刘冲之诬陷王玄谟前曾与刘义宣勾结,孝武帝于是以“多取宝货,虚张战簿”为由,罢免王玄谟官职。时谓老将军王玄谟外战必败,内战必胜,于是成为朝野笑谈。
画外音:孝武帝平定刘义宣之乱后,除七弟建平王刘宏谦俭周慎,被其亲重,此外不再信任重用宗室亲王。另自此事之后,刘骏为加强对诸王侯控制,特设典签制度,乃谓诸王或州牧出任地方时,在其身边安插朝廷眼线,掌管机要,代批公文。典签吏级别甚低,但权力极大,担任典签者多是寒人庶士,直接受命于皇帝,以监视诸王及封疆大员,可谓手眼通天。除此之外,另订车服制度二十四条,以贬抑宗王禁军仪仗,不使亲王掌兵超过百人以上。其后不但以典签行事加强对地方宗室亲王监察,大肆限制削弱宗室亲王势力,且改变宋文帝元嘉年间以来宗室轮流出镇荆州、南徐州、南兖州、徐州等重州祖制,另开局面,以其幕府旧属朱修之为荆州刺史。又以檀和之、沈庆之为南兖州刺史,刘延孙为南徐州刺史,垣护之、申坦等为徐州刺史。由此终孝武帝一朝,几乎再无宗室镇边任命。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八月,孝武帝接到典签吏王翼之密报,揭发武昌王谋反情事。孝武帝大怒,诏废武昌王刘浑为庶人,开除宗籍。不几日,复逼迫刘浑自杀,年仅十七岁。
镜头闪回,补说武昌王谋反之事。
字幕:刘浑,字休渊,宋文帝第十子,母为江修仪。
元嘉二十四年,刘浑年九岁,封汝阴王,食邑二千户,为后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北魏南下攻破汝阴郡,便徙为武昌王。
刘浑年龄虽少,但性格凶戾,与常儿大为不同。曾因对左右人发怒,便拔佩刀杀之。
刘劭弑立之时,以刘浑为中书令。宋文帝去世,诸皇子致祭之时,刘浑裸身免冠往散骑营看戏,见通直郎周朗于座中仰卧,便弯弓射之,中其坐枕,以为笑乐。
宋孝武帝即位,授刘浑为征虏将军、南彭城、东海二郡太守,出镇京口。孝建元年,为雍州刺史,监雍、梁、南北秦四州、荆州之竟陵、随二郡诸军事、宁蛮校尉。
刘浑至于镇所,闲来无事,与左右人戏作造反檄文,在文中自称楚王,年号为元光,备置百官,用来玩笑取乐,其后檄文却不焚毁,置于案上。
签事长史王翼之得其手迹,如获重宝,封固送呈孝武帝,以为谋反证据。
闪回结束。孝武帝览奏愠怒,命有司奏免刘浑为庶人,绝其属籍,发往始安郡,并遣员外散骑侍郎戴明宝诘责,逼令自杀,随即葬于襄阳。
画外音:说来可笑!有史以来,因“闹着玩儿”而罢爵丧命宗亲诸王,恐怕只有此公。
宋孝武帝鉴于历代权臣揽政之失,继位后便不欲威柄在人,必亲览庶务,躬亲国政。在位期间积极改新制度,对诸多领域均推行系列改革举措,颇有作为。
为强化皇权,孝武帝诏撤录尚书事职衔,责令尚书郎、尚书令史勤于政事。并以中书舍人戴法兴、巢尚之、徐爰等人处理中枢机要,重用江东寒门沈庆之与伧荒北人柳元景,先后提拔为三公。吴兴沈氏与河东柳氏遂升为南朝高门,开创寒门可以军功升为三公先例。
此后不久,袁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