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躲避弹丸取乐。
又因熊掌没有炖烂,就杀厨师,将尸体装到筐内,命宫女抬出内宫弃之。
宫女经过朝堂前廊,被正卿赵盾及大夫士会遇到,见筐中露出死人之手,拦而问之,宫女不敢隐瞒,只得说出厨师被杀原因。
赵盾怒道:未料国君小小年纪,竟淫暴至此!恨昔日不立子雍,被襄夫人所误!
便欲入宫进谏。士会阻止道:主公年纪虽小,但刚愎自用至极,向来不听人谏。若大人进谏不听,则国中再无人敢入谏矣。请使在下先入,君不肯纳,大人复入劝谏可也。
赵盾许之,士会于是入宫。刚行至檐下,晋灵公抬头看到,立知其来意,便道:寡人已知错矣,大夫无需进谏。
士会:人孰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主公果能弥补过失,君位必固,永不会失。
晋灵公起身答礼,连连称是,再次认错,誓允改正。
士会再拜而出,以灵公之语告知正卿,赵盾亦喜。但数日之后便即发现,灵公非但不改前过,反而得寸进尺,愈加昏暴,较士会入谏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赵盾由此亲自入宫,多次劝谏,渐至言辞激烈,当众不留情面。晋灵公因此反感至极,每待赵盾出宫,便在其背后戟指骂道:不杀此老贼,孤不得安!
不仅是口头泄愤,竟然立即付诸行动。晋灵公于是遍寻京都,购得勇士鉏麑,召进宫来,赏以重金,命其夜间前往赵府行刺。
鉏麑乃是江湖游侠,久在绛都,深知赵盾为人,既受晋灵公所托,因夜至赵宅,立其府门之外,仰天叹道:赵氏世代仕晋,今执政正卿又忠君爱民,杀之何忍?但为士者,既受君主之托,又岂可违命?
徘徊半夜,见天色将晓,左右为难,因咬牙横心,撞树而死。
晋灵公闻报大怒,不肯罢休,又借赏功为名,召执政入宫赐宴。并吩咐暗于壁间埋伏甲士,命以摔爵为号,突出于席间杀之。
赵盾接诏,以为前番劝谏生效,不疑有他,欣然入宫赴宴。当时提弥明为车右,护送元帅入宫,止于宫外守候。因去如厕,回来时偶视宫门之内,见有甲士暗伏廊下,日照利刃,反光刺目。提弥明于是大惊,乃闯宫而入,直趋席间。
赵盾:咄!我与国君议事,子不奉召唤,焉敢无礼闯宫?
提弥明:非是下人无礼。大人身为臣子,奉侍君主赐宴,酒过三爵不辞,方是为非礼也。
一边说着,一边连使眼色,乃上前伸手腋下,强扶主帅以出。
灵公大怒,欲出甲士不及,急命放开庭中恶狗,随后追咬。
赵盾这才知道灵公早就安排毒计,提弥明是忠心救主。于是疾步奔向宫门,并对守宫侍卫冷笑道:大国之君,弃人而用犬,虽猛何用!
侍卫慑于正卿威势,纷纷闪开道路,不敢拦阻。提弥明殿后,退出宫门,一边斗那恶犬,一边呼喝车左及家仆,速扶元帅上车,急驰归府。
未料便在回头呼唤车左之际,被那恶犬纵跃扑上,张口咬住小腿,由此脱身不得。
提弥明大呼挥剑,将那恶狗杀死;但只稍作耽搁,宫中甲士已经追至,围裹上来,乱刃齐下。可叹提弥明如此一员猛将,竟因一条恶狗拦路,便被士兵砍为肉泥。
赵盾回府,派人抢回提弥明尸体,送至郊外厚葬。由此再不入宫,君臣交恶。
镜头转换,按下晋卿,复说齐侯。
齐太子姜舍被其叔所杀,生母昭姬是为鲁国之女,心痛儿子死于非命,日夜悲啼。
齐懿公恶之,遂命幽于冷宫,禁其自由。
昭姬恐被见害,乃贿赂宫人,使通信于鲁,求鲁侯设法相救。
鲁文公得书,却畏齐国之强,不敢亲自出面,便命大夫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