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历史军事>明末之天降神兵> 第一百十六章 钱谦益来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十六章 钱谦益来访(3 / 5)

会有人将自我得意的文章送来,等到抱着试试看心态的几个文章被采用,得到了报酬,又亲眼看到自己文章白纸黑字登在大明报上,那种出书立学的成就感绝对不是一般的爽,一传十,十传百,马上整个京城的穷书生都行动起来,各种文章如雪片飞来,以前从来没听过没见过的各种奇谈怪论此刻都堆在礼部侍郎张溥的案头,作为大明报最后把关的主编,看到这些从来没见过的文章理论,真的大开眼界,他一直觉得自己学富五车,对于程朱理学比谁都理会深刻,但看了诸多千奇百怪的理解文章,他感觉自己还是浅薄了,尤其还有些多少年没出现过的法家墨家理论,更是让他觉得学海无涯,加上一些对经济上的直言不讳,他陡然感觉自己接下这份差事绝对是正确的,自己被局限那么久,还自认为通晓古今,能匡扶社稷,如今看来不过是自欺欺人自我陶醉而已,所以他现在每天大半时间就是坐在办公室里将下面遴选出来的文章,仔细阅读,初时是看看有没有违禁词句,后来就变成增长见识,触类旁通来欣赏,他明白自己这份大明报上到天子下到黎民只要识字都会看,既不能马虎又不能光顾自己爱好,到了这个位置,就要有海纳百川,慧眼识金的本事,整个朝廷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呢,一个礼部侍郎的位置,多少人一辈子都做不到,都在觊觎,必须打起十万分精神来打理,稍有不慎,必然会被同僚攻讦。

就是如此小心翼翼,这份大明报还是遭到很多学究的批判,有几个甚至上门直接骂街,说他欺师灭祖,尽登些歪理邪说,有辱圣人教诲等等,要他立即悬崖勒马,改弦更张以正视听,真是天地良心,作为大明报把总的每日里已经精挑细选,深怕触及圣人名声,犯了书生大忌,说实在的,要是他放手不管的话,别说歪理邪说,就是大量大逆不道的话你都无法反驳,你们看见的都是经过多少人千挑万选的,没让你们看见的,必定会让你们当场吓尿,要不是我笃定为圣人门生,说不定此刻真的把孔圣人看得一文不值了。

作为年轻人的崇祯对于这一切歪理邪说并不太在意,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就像陆文夫高师成他们说的那样,不管哪种学说,只要有利于大明社稷,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就是好学说好政策,抓住了总的,放开小的,天地自然开阔,眼界自然大增,孔子也好韩非子也罢,都是为了江山百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方能使天下长治久安,不能把自己局限于某人某说法,这样的言论自然让年轻的皇帝耳目一新,真心感觉有理,所以当张溥上表说好多朝臣反对甚至威胁的时候,他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所谓各人理解不同,不能强求一致,你们有意见也可以写文章反驳啊,还用上了现代人常挂嘴边的话,真理越辩越明,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等无可辩驳的话语,搞得那些卫道士一脸生无可恋,有几个当场就撂挑子,还有的直接开骂,说崇祯是个昏君,下面一群之奸佞,好在崇祯早就被骂习惯了,反倒让他更坚定认为朝廷的确大量腐朽充数,否则这十几年自己也不会走的那么艰辛,早晚得痛下决心清理门户,国家养这群混蛋还不如养一群猪。

张溥得到了皇帝的支持,自然信心满满,老子做到了从二品礼部侍郎的位置,不说青史留名,至少这一生都没多少人能赶上了,至于你们想说啥尽管放马过来,老子问心无愧,再加上神兵卫的全力支撑,薛国观周延儒包括内庭的暗中帮忙,他现在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这天他拿起刚送来的几篇文章仔细研读,门人来报说有个老熟人来访,张溥回了一句,老熟人多了,每天来找他的总有十个八个的,没功夫见,让他在那等着吧,可是那门人欲言又止,张溥倒是奇怪了,不是说了吗,别来烦我,刚想训斥手下,就听门外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乾度别来无恙啊,官至礼部侍郎可喜可贺啊,连老朋友都不想见了?”张溥一个激灵,这不是钱谦益老钱的声音吗,前任礼部侍郎,这老家伙怎么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