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书的女子执教,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虽然林朝给出了办法,但郑玄还有顾虑,刚想出言反驳时,却不料林朝忽然冲他笑道:“老师,昔年班大家一介女流之辈,尚能续亡兄之遗志为国修史,如今咱们不妨效彷先贤。说起来,老师您也算得上师承班氏,弟子作为班大家的徒子徒孙,倒是与有荣焉!”
昔年班昭接替亡兄班固继续边写《汉书》,可写完之后,能看懂的人不多。马融为了学习《汉书》,便拜班昭为师。
而郑玄游学时,曾拜马融为师,所以郑玄也算得上是班昭的徒孙。
眼看林朝把班昭抬出来压自己,郑玄不禁老脸一红,瞪了林朝一眼,却终究不好再出言反对了。
至于蔡邕,林朝任命他的两个女儿为学宫教习,他自然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郑玄叹道:“也罢,女子入学便入学吧,只是得注意,不能因此闹出乱子。”
林朝笑道:“老师放心,蔡公为学宫祭酒,此事自有蔡公处置。倘若出了问题,也必是蔡公之过,老师尽可惩处便是。”
“岂有此理!”
蔡邕吹胡子瞪眼道。
……
学宫具体事项已经商定完毕,三人又谈笑了一会,郑玄便带着林朝出了书房,向他引荐自己这段时间招来的学宫教习。
郑玄和蔡邕的弟子自不必说,除此之外,还有几位重量级人物。
比如出身下邳陈氏的陈珪,也就是陈登的父亲。还有他的从弟陈瑀、陈琮,这两位便是郑玄老师陈球之子。
刘备已经在徐州扎稳了脚跟,而作为下邳陈氏这一代最杰出的人才,陈登已经选择效命刘备,那陈氏也没什么好顾虑的了,便都投入到了学宫之中。
此外,还有郑玄的师弟管宁,邴原等人,也都来到了学宫任教。
对于管宁此人,林朝还是很感兴趣的,不过他感兴趣的并不是管宁终生不仕的气节,而是他与华歆之间那可歌可泣的爱情!
昔年管宁曾与华歆同居过一段时间,两人一起刨地种菜时,管宁在地里发现了一小块金子,却视而不见。然后华歆却把金子捡了起来,管宁便用目光直勾勾盯着华歆,华歆见管宁面色不虞,这才把金子扔掉。
后来有镇上土豪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管宁继续视而不见,可华歆却出现在了看热闹的人群中。
等华歆看够了热闹回来时,却发现管宁已经将两人共同跪坐的席子割成了两半,随后又对华歆提出了分手。
按理说管宁如此决绝,华歆理当不该再自讨没趣才是。
可是答桉却是否定的。
后来华歆在曹魏得志时,屡次向曹丕举荐管宁,哪怕他明知道管宁不可能来做官,依旧每年举荐。
直到后来魏明帝曹睿在位时,华歆已经七十高龄,且年老多病,连上朝都要被人抬着去的时候,华歆依旧继续向曹睿举荐管宁,甚至准备让管宁接替自己的太尉之职,而自己情愿让贤退休。
哦,这该死的酸臭!
终其一生,华歆都在极力向曹魏推荐管宁,如果这都不算爱,那林朝也无话可说。
恰逢两汉时代,又是男风盛行之时,林朝便认为自己的猜测极有道理,不禁多看了管宁两眼。
可惜众目睽睽之下,林朝身为太尉府长史,总不好上前询问二人否两情相悦,亦或是华歆单相思……
于是这个疑问便只能憋在心中,憋得林朝好不难受。
倒是管宁,被林朝异样的目光看得浑身发毛,不知不觉间冷汗就冒出来了。
素闻林子初其人有古君子之风,今日一见,为何如此无礼!
管宁又是羞愤,又是生气,却不好发作,也只能憋在心中。
返程路上,林朝还在浮想联翩时,却被荀采看出了端倪,遂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