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回味着茶的味道,才缓缓抬头:“噢,郑大人,这是前几日,你说的那个杂工?”
显然,沈大人贵人多忘事,加上位高权重,压根就没太把郑明达推荐的人当回事。
郑明达脸上略过一丝尴尬之色,马上轻咳了一声,就要重新介绍,没想到沈文庸蓦的点评起了茶叶:
“要说这龙井茶,运到这里,途径了万水千山,就跟我等戍边将士似得,饱经风雨,多了几分苦涩,原本的味差了不少,噢,记起来了,他好像是个厨子,记住喽,本人口味清淡……”
郑明达舒了口气,看样沈文庸要是专心做事,记性不是那么差。
已经行完礼了,站在这处满眼威严的堂厅里,郑明达没忘了偶尔看他几眼,省得小家伙胆怯了。
刚进来的时候,他就给小九子介绍过,西角门是专门押解犯人和行刑的地方,杀气重,平时都关着,行刑的时候开,今后少从那地方走。
叫他没想到的是小九子丝毫没有紧张,挺直了身体,目不斜视,一脸坦然。
偌大的堂厅里,就他们三个人,沈文庸也是不时地打量着这个少年。
这是他除了大堂以外第二个接见人的地方,若非仪式隆重,或者重要公务,都是在这里办公。
他也没少观察郑礼信。
郑礼信和他目光在空中交汇时,微微收敛了下,吐字清晰地说:“沈大人高见,这茶禅一味,和饮食密不可分,研究厨艺,必须参悟茶道,
这茶道我认为是一种境界,上者得其道,中者得其韵,下者其味。”
说这话的光景,沈文庸正端着盖碗要继续品呢,竟然愣住了,心里不由暗自感叹:“一个小厨子,怎么……”
吟诗作赋品茗是历朝历代官员的普遍爱好,他自然也是行家里手。
戍边日子时间长,且苦闷寒冷,平日里靠品茶打发时光,时间长了,自然有不浅的心得。
没想到眼前这个少年竟然说出这么通俗易懂,而且高深到一定境界的话来。
这话他以前真就没听过,可句句都说到了心里,如同自己苦苦求索的东西,始终没寻到,一下子就在眼前了。
转念一想,自己是个封疆大吏呢,不能在学识上输给这个毛头小子。
他轻轻放下盖碗,随口问了小九子几个问题,其中就有他以前做过什么。
小九子回答的很艺术,说在恭亲王府跟着学过艺,闯荡到哈尔滨和几个俄国人打过交道,因为饭店的事竞争过,动过手,没伤了和气。
沈文庸眯着眼睛,手指头敲着扶手,悠然自得的样子,耐心地听着他说的,心里不由地起了波澜:“这人岁数不大,阅历不浅,胆子不小,只不过……”
他整天打交道的都是各方大员,处理的都是重要的大事,阅历丰富,什么人都见过,一下子就能感觉出郑礼信不同于常人。
只不过,官员到了这个程度,用人上自然谨慎,隐约感觉出郑礼信经历的事不少,这种人在身边,如果给他平台,给他权力,容易惹出大事来。
就目前滨江官道来说,列强觊觎,斗争不止,沈文庸等人往往使上浑身解数,也经常损兵折将。
再想想,他就是小官郑明达推荐的厨子,能把膳食弄好就行了。
眼下和洋人打交道多,膳食在外交中作用不可忽视。
别说那个朝代了,就算是此后几十年,美食外交、文化外交,甚至夫人外交都大行其道,作用大着呢。
“工银比膳食长林春少一半,可以住在官衙,也可以回家住,先试用半年。”沈文庸发话了。
这回,他是看着郑礼信说的,目光如同枯井一般,毫无表情。
刚刚,郑明达见小九子语出惊人,心里也是惦记,除了这个,还预感着沈大人会多询问他些什么,没准能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