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官膳正文第六十章进官衙在大清晚年封建王朝里,还是哈尔滨这个江山一隅的地方,一个厨子竟然有这么重要?
老夫子坐在那里,陷入了沉思,郑明达依旧是聊兴十足:“各位,今儿公务不忙,就给你们讲讲这官场上的事,道台府除了有朝廷的任命,其他方面并非那么强大……”
这会的道台府全名叫滨江关道,俗称道台府,专属吉林、黑龙江两省交涉、关税等事物,名义上是朝廷设在此地的官署,实则缺少和各国打交道的军队、行政实力。
此时,中东铁路局像头巨兽冲入东北大地,铁路线不断延长,附属机构越来越庞大,人员众多,早已赚的盆满钵满。
现任道尹沈文庸是个南方人,五品官,品级不低,算是朝廷刻意安排,便于他与各国使节打交道,尽量维护朝廷利益。
从他话里话外,小九子品着道台府的架构和实力,虽心生向往,却也感到了不小的压力。
道尹沈大人手里没有重兵,靠的是朝廷威严,去搏击各方大鳄,没有商团支持,就得大动脑筋。
凡是都有一个实力和软实力,这么一来,美食外交也就成了关道里的一张王牌。
“就是一枚钉子,也有钉子的用途,看怎么用了,就说这酒楼里,有的客人不会用勺子,照样能卡在喉咙里,钉子如果插在喉结上,同样叫人疼痛难忍……”小九子专注地想着,大胆地说起了想法。
这会,诸葛良佐想的和别人不一样,在这老夫子眼里,滨江关道是整个东北重要的官宦机构,权力中心,很多大事都要经过这里研究,接触的自然都是达官贵人。
想到这里,他赞成地说:“没错,凡事用到极致,效果就出来了,礼信小弟,咱不常说四两拨千斤嘛。”
郑明达见他俩兴趣不小,多少有些放心了。
他力荐完郑礼信,也是有些疑虑:道台府对外举步维艰,多少次在外事外交上吃了瘪,众人都是忍辱负重。
好歹也有夺回权力的时候,否则那地方就得死气沉沉,丧失锐气。
眼看着郑礼信毫不退缩,劲头十足,算是欣慰了不少。
于是,他决定上午带着小九子去报到。
想归想,真决定去干活了,小九子心情异常复杂,在酒楼里转悠了一圈,四处看了看,又站在了大堂门口,冲着众人抱拳说:“今后老都一处就靠各位了,东家从来不愧对你们,工钱一份不少,待人待物和善公平,都得安心干活……”
这事他至今没告诉邓弘毅和菱角,昨晚既然已经扭转了局面,老都一处的名头自然会响起来,生意上的事不用再担心,这就放心了。
跟着郑明达到了傅家店四家子的道台府附近,就见贫民建筑物越来越少,不远处的官衙威武壮观,隐约可见有官差把守在正门口,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来。
这毕竟是朝廷的机构,作为子民,站在跟前就能感觉到莫名的庄严。
郑明达带着他从侧门而入,随口介绍着衙门里的情况,拿他也没当外人:“礼信,府衙花巨资建的,各行各业,尤其是百姓,都惧怕、敬重,就是各国领事馆和那些洋人老板……”
进来的时候,小九子就观察了,门口有不少肥壮的战马,再想想那些领事馆、大使馆门口,不少都停着洋汽车了,和人家比,真就差了不少。
进了正堂,小九子正式拜见了沈文庸沈大人。
沈文庸是个中年人,颧骨高,眉深眼大,留着精致的细长胡须。
他搭眼一看,从此人相貌上就察觉出了对方性格:有事业心,耐力不足,修长的手指显示出这人书生气比较重。
“大人吉祥,小的郑礼信前来拜见。”他压低声音说。
沈文庸正坐在太师椅上喝茶,刚喝着呢,似乎在品味茶色,慢悠悠地呷了一口,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