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线的战事。
至于大将军司马懿,他不仅赞同了,还暗中归去了雒阳面君,请命亲自领军去攻伐。
其一,乃是魏国需要一个安稳的北方,好安心应对结盟的逆蜀与逆吴。正好趁着此二国刚刚受挫的机会,率先去将辽东讨平了。
另一,是不需要担忧荆州的安危。
东吴陆逊没有太强的进取之心,而且夏侯儒可代替他镇守。
对,夏侯儒复起了。
郭淮大胜后,上表雒阳庙堂时,还将此战的首功推给了夏侯儒。声称此用羌人首领柯吾诈降的计谋,乃是夏侯儒所遗留的。
雒阳庙堂皆议,夏侯儒先败后设谋,功过相抵,应当复职。
有了两位托孤重臣的肯定,曹叡也正式下定了决心。
乃聚拢士卒、筹备粮秣,打算以司马懿为主将,领军四万前去辽东伐之。
且此事十分隐秘。
全是依了司马懿的所谋。
弃了幽州刺史王雄、对边疆无比熟悉的宿将田豫等人不用,以免打草惊蛇;又以各部兵马调防为由,暗中将大军汇聚在幽州右北平郡,意图出其不意。
就如昔日他长驱攻打孟达时的兵贵神速。
自然,孙吴与魏国的此些事请,驻军在平襄城的郑璞并不知道。
他此刻也在赶路。
丞相诸葛亮作书,私召他一人归汉中议事。
所议何事,书信中并没有详言,不过郑璞隐隐能猜得到。
因为李严归去成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