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下来,微微蹙了蹙眉,有些忘情的细说道“要说青莲居士所有诗词里,我最喜欢的便是《秋风词》与这首《清平调》了,只是一娘向来觉得这段故事结局太悲了些,为何今日会想到新作此曲?”
“喔,当然”
当然这个朝代她熟悉的只有这首了。
苦着脸,她含笑答道“不过首曲调罢了,或许是以前太多愁善感了。”
李婉婉默了默,片刻之后却现出一脸欣慰的神情,赞不绝口的夸赞道“一娘如今的胸襟委实开阔了不少,我都快要自叹不如了呢。”
沁儿、霜儿听到她这样夸赞自家的主子,也在旁边喜滋滋的乐个不停。
李婉婉欣喜的站起身来拉着她坐到秦筝旁,又催促道“还是快些唱曲吧,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苏宁应道“这便唱,这便唱。”
其实要是在k歌房里,她也称得上是一方小麦霸,然而换到这样的环境之中,她总感到有些不适应,而且还要用一种有别于当下的吟唱方式。
刚才听过李婉婉所哼的韵律,那音调太过绵长了些,戏曲调子太浓,她一时半会自是学不会,也只得打定了主意按照自己原先所想的那样吟唱。
琴音最终在三番五次的催促之后响起,三双明亮的眼睛也在这时一起投射了过来。
当第一句唱出,李婉婉还有些怀疑的眼神立刻消失不见,转而变为更加期许的目光。
她与前身的嗓音都属于柔美清亮型,唱出来的曲调天然有种别致的空灵感,自是很适合古风歌曲的演唱。
看着李婉婉眼神并无异样,她又紧接着唱出了第二句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哦,真的换了曲调呢”,李婉婉惊讶着轻叹了声。
“一枝红艳露凝香,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也才唱完第二段,李婉婉和沁儿、霜儿已完全沉醉了进去。
苏宁双手弹拨着琴弦,声音与这琴音融合在一起,到得副歌部分更加的专注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待得一曲唱罢,苏宁已抽出神来,但那丝丝入扣的表演,留下的婉转乐音还在每个人的心间盘旋荡漾,静默着回味了好一阵子都还觉得余音绕梁。
“好听,好听,我的好一娘呀,听了你的新调我现在更想将你送到南曲里去了,不愧是连那些“都知”们都称赞的才女呀。”
李婉婉的喝彩声在这时不觉响起,沁儿、霜儿也是一脸陶醉的跟着拍手叫好。
只是那高兴劲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她又开始沉着脸,轻声骂道“好你个苏一娘,怎生也学会了装傻充愣,方才还说抚不好琴,此刻我竟才发现你秦筝的技艺也如此高超,合着尽让你以前闷声看我笑话了。”
沁儿忙在一旁解释道“我家一娘自打来到长安城的确从未碰过此琴的。”
“喔,也是,像她们这种才女历来清高,总是鄙夷取悦于人的东西”,李婉婉想了想,一脸钦羡的凝视着苏宁,由衷的评说道“不过一娘这首曲调改的确实很有新意,恐怕连教坊里那些乐师也想不到此种新颖记法和唱腔的。”
“其实就是随意哼唱几句,登不得大雅之堂”,苏宁回道。
李婉婉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什么大雅之堂,如今连胡人的歌舞都能入得了宫苑,一娘这首曲风只怕就算是圣人听了也要流连忘返了。”
说着她又好奇的打量了眼苏宁“只是这么新奇的曲风,一娘是如何想到的?”
苏宁想了想,随意敷衍道“前些日子在梦里遇见一位高人,听她浅唱此曲,曲调甚是别致,婉转动听,醒来后我就记下了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