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城中有异动,誉王已动身前往庆历军营。”
绕是梅长苏心思沉稳,猛然听闻此事,亦是感到大惊,连忙道:“誉王要谋反?”
见着唐宁点头,梅长苏眼神闪烁不定,一副犹豫不决的模样,唐宁开口道:“此事已成定局,明日午时,大概就会到达。”
梅长苏眼眸一定,连声道:“我这就去告诉景琰。”
见梅长苏匆匆离去,唐宁转身回了帐篷,而后不久,便骑上马匹,载着莫山山向着九安山而去。
另一边,梅长苏来到靖王帐篷,本是略显慌神,但随着一段路途之后,已是冷静下来。
他以江左盟得悉消息为由,将誉王谋反之事告知靖王,后者闻言连忙就要禀告梁帝,却梅长苏被以没有证据为由拦下。
事实上,梅长苏得知誉王谋反一事,较之原剧提前了半日,而这半日,自然是唐宁刻意为之。毕竟,此事事关重大,唐宁也不确定会不会发生变故。
若是想要杜绝誉王谋反成功的方法,便只有提前准备。可想要大规模调动兵力,必然需要兵符,现在誉王谋反之事尚未成为定局,梁帝自然不可能轻易授予兵符。
最终梅长苏和靖王商量后,决定先派人去皇陵通知霓凰郡主,而后又命令蒙挚提前布置战场陷阱,分布好兵力。
待下午誉王谋反的消息传到梁帝耳中,梁帝勃然大怒。但人在宫外,梁帝虽是愤怒,却也明白想要平乱,需要尽快调集军队,而后招来靖王商讨对策。最终梁帝将兵符交于靖王,命其前往纪城调取兵力。
翌日,当庆历军五千先锋军攻到九安山后,瞬间被率先布置的陷阱坑杀了近两千人。当先锋军突破外围,来到猎宫之时,只剩下三千人。
饶是如此,随行的禁军依旧处于绝对的劣势,禁军虽是装备精良,武力相较普通军士更强,但数量只有不足千人。
在据守行宫两日后,猎宫已是岌岌可危,庆历军的大部队,已是来到九安山不足十里处。
猎宫之内,梁帝双眼满是愤怒和担忧,门外传来的喊杀声,使得这名年迈的帝皇,正经历着生死间的极限体验。也正是这种体验,昔日里对誉王的喜爱,早已变成了滔天的恨意。
耳边传来越来越近的喊杀声,言侯爷拔出手中长剑,意图冲出行宫,可他还未迈步,便被梅长苏所拦。
言侯爷正欲出声,却见梅长苏一副侧耳倾听的模样,旋即低声道:“援军到了。”
此话方落,只听行宫外的混乱的喊杀声越来越少,不多时,已是再无刀剑相交之声。
梁帝见状,心中满是忧虑,毕竟,禁军数量太过稀少,被庆历军击败只是早晚之事。而眼下,战火已息,门外除却哀嚎,再无金戈交鸣,如何不让梁帝心惊?
ps:本章六千字,欠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