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变平定后,安阳军撤回驻地,温容安收回虎符,交还给了皇后。
温容安和颜苒深知阶级等级是无法跨越的,尤其是阶级中的天花板——皇室。
他们要对抗萧遵,身后势必要有能够与之抗衡的势力作为后盾。
所以他们一开始选择了太子,可是太子靠不住,他们就只能依靠盛帝,盛帝却又昏迷不醒。
但是好在相比这两个不靠谱的儿子,盛帝更信任皇后,连虎符藏在哪里都告诉了她。
所以,在颜苒撬开了国师的嘴以后,就将他和魅姬一同送到了皇后的面前,揭开了萧遵的真面目,令皇后对他产生了戒心。
盛帝一直昏迷,皇后为防止萧遵趁机作乱,便将虎符交给了温容安,命他全力镇压叛乱,保护盛帝的安危,以免朝政动荡。
此次平定宫变,温容安是首要功臣,盛帝更加器重他,不仅将禁卫军统领一职交给了他,还加封太子少傅。
温容安才及弱冠,就官至二品,满朝讶然,不敢想他仕途的终点会在哪里。
倒是没有人提出异议,毕竟在萧冥还没有恢复皇子的身份,只是一个小傻子的时候,温容安就已经是他的老师了。
有人觉得温容安的运气好,在战乱中随便救下的一个人,就成为了日后的天子。
也有人阴谋论,认为此次萧彧和萧遵两败俱伤,而萧冥却从中渔利,都是温容安早就谋划好的。
确实,温容安在被萧彧猜忌以后,决定另做打算,甚至暗中联络了广陵王。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盛帝会随心所欲的立萧冥为太子。
其实,温容安和颜苒都不想让萧冥掺和进来。
于公来说,萧冥不知事,难以承担治理国家之责,日后朝政需由甄皇后及辅政大臣把控。
面对萧冥这样好拿捏的傀儡皇帝,难保不会有人生有异心,致使朝政动荡。
于私来说,家国百姓这个担子太过沉重,他们都希望萧冥能永远像现在这样简单快乐,而不是成为一个提线木偶。
但事已至此,他们也只能尽力护着他继续前行了。
不只温容安升官加薪,颜苒也替换了苏虞的医丞之位,正式进入了太医署的管理层。
苏虞因参与萧遵的谋逆案,流徙三千里。
盛帝看在苏老太爷的情面上,并没有殃及苏家其他人,但苏家在安阳已无法立足,门客四散而去,举家搬迁。
曾经鼎盛一时的苏家,就这么倒了。
太医署里,颜苒正在整理医案。
轻萱进来道:“姑娘,外面有个自称苏虞公子小厮的人求见您。”
颜苒沉默一瞬,道:“让他进来吧。”
那小厮进来后,呈给颜苒一个包袱,里面放着几本书和手稿:“颜姑娘,这是我家公子让小人转交给您的。”
颜苒略作翻看,惊讶的发现这竟然是苏虞撰写的医书,里面记录着他诊治过的疑难杂症及病人病情的详细变化,是非常珍贵的医学资料。
颜苒问道:“他还说什么了?”
小厮摇头:“公子什么也没说,只是让小人将这个包袱交给姑娘。”
小厮说罢,便告退了。
颜苒看着眼前苏虞留下的心血之作,心内五味杂陈。
她思虑良久,找到温容安:“表哥,我想保住苏虞的性命。”
温容安没有多问,答应的痛快:“好,我这就差人去办。”
流放最苦的不是在艰苦之地劳作一生,而是这一路的徒徙千里,风餐露宿。
苏虞刚刚受过大刑,拖着一副伤病之躯,吃不饱穿不暖,没有良好的卫生和医疗条件,保不齐就会死在路上。
温容安要做的,是上下打点一番,让苏虞假死,然后再将他救出来,从此隐姓埋名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