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侍郎詹善常与几位藩王相互勾结、篡改户部图册、非法兼并土地、欺压百姓之罪!”
说了这么一句之后,太和殿内顿时是一阵哗然。
太子朱和堉的弹劾,不仅是涉及到了一位“赵党”核心成员,更还关系到了好几位藩王!这种事情一旦搞不好,说不定就会朝野大乱!
朱和堉并没有理会百官们的惊骇与哗然,只是把詹善常与几位藩王的罪行,向着德庆皇帝详细禀报了一遍。
听到朱和堉的禀报之后,不谈百官们的愈发惊骇、议论纷纷,德庆皇帝的表情也是变幻不定。
太子朱和堉的这般弹劾,对于德庆皇帝而言可谓是利弊参半。
好处在于,德庆皇帝确实是心中早就有了削藩之意,尤其是对于“八王船行”的那几位幕后东家,德庆皇帝更是早就已经深恶痛绝了。
削藩的种种好处,德庆皇帝自然是看得明白。
时至今日,明朝的宗室数量已经高达数十万,朝廷的每年岁入都要拿出近半数量用来供养这些蛀虫,德庆皇帝每次看到这方面的开支就会一阵头疼,若是再不设法削弱宗室势力,朝廷迟早都会被宗室们拖垮!
更何况,一旦是把那几位藩王积蓄数百年的财力收归朝廷,朝廷的财政状况很快就会大为改善,不仅是德庆皇帝可以吃饱,民力也能得到解放!到了那个时候,赵俊臣的重要性也会大幅降低。
相较于这些好处,德庆皇帝与那几位藩王的血脉情谊,根本就是无关紧要、不值一提。
好处固然是不少,但坏处也有很多。
朝廷目前正是专注于河套战事,废除南京六部的计划还在执行之中,更换储君的事情也是蓄势待发,可谓是正值多事之秋,德庆皇帝也是好不容易才能稳住局面。
这个时候,一旦是朝廷中枢再搞出了削藩风波,庙堂乱象就会进一步扩大,到时候就算是德庆皇帝也很难稳住局势了。
与此同时,太子朱和堉主动揭发此事,显然是想要接手这件案子,这也让德庆皇帝有些犹豫。
德庆皇帝担心朱和堉一旦是办成了这件事情,朝野声望就会大为高涨,这必然会影响到他的换储计划。
相较而言,詹善常虽然是已经成为了德庆皇帝监视赵俊臣的眼线,但他的死活也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罢了,哪怕是詹善常因为这件事情而失去了作用,德庆皇帝自然也有办法在“赵党”之中寻找一个新眼线。
就这样,听到朱和堉的弹劾之后,德庆皇帝并没有即刻表态,而是表情变幻的沉吟良久。
足足过了一盏茶时间之后,德庆皇帝终于是有了决定。
却是德庆皇帝突然想到,随着河套战事结束之后,朝廷若是想要彻底稳固河套地区的局势,就需要驻军、移边、开垦、建城等等事情,皆是需要投入天量的钱粮与物资。
所以,若是朝廷这一次可以趁机搞掉这几位涉案藩王的话,这笔钱粮物资很快就有了着落!
河套的事情关系到德庆皇帝的史书评价,乃是德庆皇帝目前心中最为重视的事情,这也让德庆皇帝终于是下定了决心。
于是,德庆皇帝马上就换了一副勃然大怒的表情,大怒道“竟有此事?当真是胆大妄为!传朕旨意,即刻传召詹善常觐见!朕要亲自向他问话。”
然而,德庆皇帝却不知道,就在他传旨召见詹善常的时候,詹府早已是彻底乱成了一团。
这一天的早上,詹善常的身边长随詹安,突然间在詹府书房之中大声哭喊了起来。
“老爷!老爷你怎么了老爷!快来人啊!快来人啊!老爷他……他死了!”
这般动静,顿时就引来了詹府之中所有人的注意力。
很快的,所有人匆匆赶到了詹府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