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历史军事>夺鼎1617> 第五百二十一章 南北糟心事不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二十一章 南北糟心事不断!(3 / 5)

为了不当俘虏,也为了防止手下这些人把自己绑起来作为给新朝的见面礼、投名状,王继谟便领着亲丁百余人护送库银一万余两逃回京师。运走这些银子到底是防止留下了为李自成所用,形如资敌,还是准备拿走当自己的生活费,咱们就不知道了。

可是,刚刚走到城卫(今的镇县),他很惊愕的发现,原来这些家丁也是靠不住的!“众兵呐喊震,又将其好马及饷银尽夺,挟去投贼矣!”

看到了如此悲催的一幕,王大总督当真是欲哭无泪。他在写给崇祯的题本奏疏之中哭哭滴滴的向崇祯诉苦“看此时候,无一兵一将一民不反面向贼。”

“臣茕茕孤身,止有归命于皇上而已。”

“混账!”

在乾清宫东暖阁内的崇祯,愤怒的把桌几都要掀翻了,用力的拍打着桌面,震得手臂生疼,桌上的朱砂、笔筒、笔架几乎要跳了起来。

“王继谟奉旨援云(指大同),此时正当推诚鼓众,奋励图功。据奏兵将溃散,不服调遣,平日料理安在?姑著戴罪收拾兵将,立解云围。不得饰词规避,以干。”

他抄起毛笔,饱蘸了朱砂在王继谟的奏疏上张牙舞爪的写下了这样的批示,让王继谟这个连身边的家丁都跑了的光杆司令去收复大同,否则,便是想死都死不成!

写完了这段批示,崇祯仿佛全身的力气都已经用尽了,他向后无力的靠在锦缎靠枕上,只管眼神空洞的看着花板上的藻井。

一阵细微的脚步声传来,不用,他也听得出是谁。

“大伴,又有什么事?”

来者正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

“皇爷,也没什么要紧的事。”

听得王德化这吞吞吐吐的语气,崇祯便是一阵苦笑。“大伴,你与朕之间还用如此吗?局势已经糜烂至此,朕还怕什么?有什么事,只管奏来!”

王德化带来的果然是坏消息。

大顺军到达阳和时明阳和兵备道于重华。“郊迎十里,士民牛酒塞道。”宣府(今河北宣化)总兵王承胤也先期派人到大同递表投降,接应大顺军先头部队千人潜入宣化。民间更是喧传大顺军“所过秋毫无犯,发帑赈贫,赦粮苏困,真若沛上亭长、太原公子复出矣。”

听得这话。朱由检觉得似乎又有一柄大锤狠狠的在他的胸口和头顶狠狠的敲打了几下,打得他头晕眼花,一阵阵胸口发闷,喉咙里有着丝丝甜意,他暗叫一声不好。强自将翻涌之意压制了下去,半晌才缓过劲来。

“朱之冯呢?!大同巡抚卫景瑗自尽殉国,他又怎么样了?!”

他口中的朱之冯,乃是宣府巡抚。启五年进士出身,曾在山东做过地方官。性情刚烈。上任宣镇巡抚后,雄心勃勃,准备效仿当年卢象升的作为,意图还宣镇上下一片朗朗青,甫一上任,立时决意裁汰冗兵冗役、兴复屯田、检查军饷虚冒、将贪赃枉法的总兵唐玉弹劾入狱,清查镇内隐田,更要杜绝地方官将侵吞赋税银两等弊端。

而大同巡抚卫景瑷则是因为大同总兵姜镶投降。和代王一系一道被俘。代王在大同一带作恶多年的宗室,自然是被处死无疑。但是。同为陕西同乡的卫景瑷却是待遇不同。因为他官声不错,李自成有意招揽,劝他归顺时“朕本米脂一民耳,今日至此,命可知,尔真好官。尔降仍用尔抚大同。”

劝降不成,李自成答应他可以送他回陕西韩城老家。但是,卫景瑷但求速死,自己到海会寺中自经身亡。李自成命人将他尸首成殓起来,给了家人银钱车马。命人护送回韩城老家。

同样是宣大地区的巡抚,朱之冯的命运也相差无几。

“回皇爷的话,朱巡抚也是如此。宣府总兵王承胤与闯贼通,密谋降贼。朱之冯在城头督战,军士抱手默然无动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