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的人,比起其他文人只会讲大道理来,他更喜欢有实际动手能力,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实干家。
杨怀仁意识到这一点,便渐渐觉得老李头很有趣了,这透露出一个让他极其惊讶的信息,他现在也不太确定,但这个苗头是绝对不会假的。
只是他也在腹诽李清臣,老李头啊老李头,你以前看着老实巴交的,原来内在里也是贼精贼精的,不就是想连哄带骗的使唤我出力嘛,以为我瞧不出来呢?
杨怀仁认真答道,“短则十来,长则一个月,猪肉价格就会逐渐趋于平稳,基本能恢复到原先的水平。”
李清臣这下摇头了,“十还能接受,一个月就太长了。齐国公可有什么让猪肉价格在十之内就降下来的妙计?”
杨怀仁心里叹气,老李头是个明白人,也许刚才他还没走过来打招呼的时候,人家就琢磨着怎么请他来解决猪肉涨价的问题了。
他主动过来打招呼,反倒像是傻儿吧唧往笼子里钻的傻鸟一般。
杨怀仁当然知道如何解决猪肉涨价的问题,只是他心里信奉市场规律那一套后世的理论,所以不想主动出手干预罢了。
他要是真想干预,别十,超过三猪肉价格降不下来,他愿意学猪叫。
虽然有种上当了的感觉,但杨怀仁觉得反正他也不差钱,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妙计自然是有,猪肉涨价的原因在于今的煮肉供应少,但对猪肉有需求的百姓却多。
当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大于供应量,价格自然而然的就会上涨,如果改变这个局面,让商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相当,甚至大于需求量,那价格自然而然也就降下来了。”
老李头偷过来赞许的目光,杨怀仁这个解释还是很专业的,老李头当然明白其中奥妙,但却无法用这么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杨怀仁一番话,确实让他对杨怀仁有点刮目相看的意思,只是他还是有点不依不饶,不肯放过杨怀仁,又问,“那具体应该怎么做?”
杨怀仁心你个老李头,不宰我一刀你是不放心啊,刚才可以不,就是试试你心眼坏不坏,现在我确定了,你心眼那叫一个焉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