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历史军事>舌尖上的大宋> 第1948章:我们为什么打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48章:我们为什么打仗(2 / 2)

因为他升了官,在我们老家村子里甚至县里俨然成了一个大人物了。

如今相亲们谈论起来,都他才是村子里最有前途的年轻人,而人我,已经没人提及了。”

杨怀仁不知道这个老兵心理上经历了什么样的路程,但从他的那个同乡的经历上看,确实是武德军中的一个水军将士。

当时征伐交趾的时候将士们的赏赐不少,最少的起码也有几十贯钱拿,能拿到一百六十贯钱的,应该是当时功劳不的将士了。

如此来,老兵是因为同乡进了武德军一下子因为军功发了财,又在老家村子里扬了名声,他这是感到羡慕嫉妒了。

杨怀仁倒也不会因此就瞧不起他,人与人之间,特别是年轻的同龄人,总是会被身边的相亲或者长辈暗地里比较,这种事也不能什么。

就算他们自己不计较,可他们的父母和家人也会计较面子上的得失。

后世的人仍然非常在意“光宗耀祖”这种概念,就更不用古人了,同样一起结伴出去从军的两个伙伴,一个混的好了,另一个自然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

杨怀仁一开始也是不太赞成他这种心态的,为了要面子而求战,这好像不是一个好的求战心态。

但他转念一想,古代的当兵的,你指望告诉他们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这种东西,他们不一定懂,反倒是一些能够切身体会到的面子或者感受到的金钱,才是他们最在意的。

别禁军了,武德军里进行了很多年的思想教化,这一点仍旧没法完全转变,告诉将士们打仗流血是为了守卫家人,他们能明白,也能因此提高不少斗志。

但指望他们能深刻的理解更深层次的意义,这就难了,所以很多时候实际的利益和名声名誉这些东西,才是他们追求的,起码比那些教化给他们的大道理要有用的多了。

想到这里,杨怀仁也便开怀了,老兵有这种想法,并不是一件危险的事。

只要以后能加以引导,让他们明白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很多只得他们追求的东西,那么让他们明白当兵的意义,也就是自然而然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