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在宋朝时候还比较贫困,没有什么流动人口,所以商业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城内街面上几乎看不见什么比较大的商铺,整座城也只有一条商业街。
是商业街,其实都还算不上,十几间的铺子,杂货铺米店布庄铁匠铺之类是有几家的,的商品也不算丰富。
除了一家熟食的店,并没有任何形式的酒楼。
这也不奇怪,儋州百姓几乎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城里也没有什么富户人家,所以那些商铺除了给百姓必要的商品之外,很难出现以消费为目的的大型酒楼。
苏轼是主人,请杨怀仁吃饭也没法带着他去下馆子,家里又只有一位跟随他多年的老仆,所以东坡先生只能在自家自己下厨。
对杨怀仁来,能吃到东坡先生亲自下厨做的食物,心里是十分高兴的,他心里也从来没怀疑过东坡先生的手艺。
这世上的吃货,基本上都是有自己的手艺的,要不然也成不了吃货,或者,不会几道拿手菜的吃货,那都算不上是个合格的吃货。
东坡先生想了想,吩咐老仆去街面上买些时鲜的食材回来,老仆出去也没多久,便抱回来不少杨怀仁都不认识的东西。
苏轼请杨怀仁稍作,自己撸起袖子便去了厨房,杨怀仁也不跟老先生客气,即便不用他帮厨,他在一旁见识一下东坡先生的厨艺,也算是一种乐趣。
东坡先生也知道杨怀仁作为一个厨子,自然对厨艺之道和美食十分感兴趣,也不觉得杨怀仁自己进了厨房无礼,还笑着给他端了一把板凳坐。
苏轼的老仆叫苏福,看样子和东坡先生年岁差不多大,应是从孩童时期就是东坡先生的随身书童,经过了近五十年的时间,依旧陪在东坡先生身边。
东坡先生老家在蜀地,也是地方上的大族,家中可以是有些钱的,本来他身边的仆役也不少。
只是后来东坡先生屡次被贬官,这几年一直都是四处漂泊,东坡先生也觉得带着许多仆役不是很方便。
所以除了身边的苏福之外,都打发回了老家,这几年的日子过的简单,也有些清苦。
苏福不爱话,但脸上却总是洋溢着一种坦然的笑容,对于主人的遭遇,他或许心中烦闷,但经过了这么多之后,也便如主人一般的看开了。
东坡先生亲自下厨,苏福便在一边帮厨,一主一仆忙活起来,配合的倒是十分默契,在杨怀仁眼里,竟有一种配合得衣无缝的感觉。
东坡先生根据现有的食材决定了要做哪几样菜,苏福便利索得把所有食材按不同的菜式分好,或洗或涮,帮主人备菜。
第一道菜相对简单,三四条一尺余长的海黄鳝被洗净之后,被东坡先生切成了寸段。
黄鳝的表皮非常光滑,东坡先生却很熟练的用麻布片垫底,便固定了住了黄鳝,切的时候刀工或许没有专业厨子那般精湛,但却也非常实用。
东坡先生处理黄鳝的同时,苏福也已经淘好了米,刷干净的一只个头较大的砂锅,把米下到了砂锅中。
东坡先生用猪油炒了一下海黄鳝,厨房里立即溢满了海黄鳝的香味。
杨怀仁也立即明白东坡先生这是要做一道海黄鳝焖饭了。
海黄鳝段被炒制焦黄,然后被倒入了砂锅之中,苏福立即稍稍摆放了一下炒好的海黄鳝段的位置,然后便盖上锅盖,把砂锅放到了已经起火的红泥火炉上。
在中国的南方沿海地区,很流行这种做法,一只砂锅里放上讨好的大米,然后把各种海产品放在米饭上,用焖的方式来烹制。
在近乎密封的砂锅中,不同的海产品的香味和鲜味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存,而且食材在被焖蒸受热后,会产生很多的汁液。
这些香味浓厚的汁液会渗透到下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