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对外招收了许多徒子徒孙,也就是如此,形成了带有各自特色的工匠队伍。
这样的工匠队伍,有点像后世的包工队,队伍里都是一个村子里走出来的,有的都是亲朋好友。
眼下的情况也差不多,一个这样的工匠队伍,少则百八十人,多则数百人,作为领导的把头技艺精湛,同时也负责在外边招揽活计。
若是若干的工程,他便分别把工作分摊出去,若是一个大工程,他便把手下的工匠们组织起来,集体行动。
这一点也正是杨怀仁所希望的,零零散散的雇佣一些工匠,一是太麻烦,二是他们组合在一起干同一项工程,也缺乏必要的协作能力和默契程度,必然会拖慢了工程的进度。
而整体招募一支或数支像这样的工程队伍,那就不同了,每个队伍负责某一个建筑的施工,他们之间有默契,那么工程的进展就会加快了许多。
这八大行首里,赵家是专门给皇亲国戚干工程的,寻常百姓的活,他们也不接,端王府的修葺工作,就是他们做的。
不过端王府上,倒是有对这八大行首比较熟悉的管事,赵家的工程队不接民间的活,但如何联络另外七家,赵佶还是吩咐这位管事详细的记录了下来,交给了兰若心。
当然也不是没有代价的,赵佶送兰若心走的时候,絮絮叨叨了好几遍,改日要去杨家庄子拜访杨怀仁。
这个拜访,杨怀仁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无非是让他亲手下厨给这子做几道菜而已,倒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兰若心立即找了城里帮中的一些人,打听剩下的七大行首现今的情况,看看他们是有
活在身,还是赋闲在家。
结果是这其中的钱家接了西京长安的一个大工程,不在东京,而周家和吴家去年开始早就带着自家的队伍去江南一带谋生计去了。
剩下的孙李郑王四位把头,如今倒是在城里,没听他们接了什么大活,应该都能请到。
杨怀仁听罢,想到那现今还在城内的四大行首中有位姓孙的把头,不自觉的就抬起头来,看了看对面的老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