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老头被孙女甩脸子也不生气,他同样蹲下来,拿起一个满黄的盘子看了起来,只拿近看了一眼就放了下来,太假! “丫头,你也知道,爷爷是年纪大了,忘性也大了,所以……。那个我不是跟你道歉了吗?你怎么还生气呢?” 风青梧才没时间生气呢,她这几天别提多逍遥了,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眼力,偶尔还能和你老板请教一下,学了不少知识,眼界也放开了。 就拿眼前的玉龙来说吧,仔细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是它假的有技术含量,除了下料之外全手工制作,古法做旧,人造皮壳,一点化学残留都没有。 一看就是高手做的,而且是明清时期的高手做的。 要不是她见过真的,又跟何雨柱学了两手还真看不出来。 不过老板说了,这种货也可以用便宜价格收几件,可以用来坑老外。 “老板,这件多少钱?” “哎哟喂,姑娘您这眼光绝了,这是红山文化代表作,流出来的不多,而且这是民国时期开始就传世的好东西…我跟您说,这是我二姑的老婆婆给大户人家当丫鬟……” “得得得……我就是想买个工艺品回去当帐钩使用的,听了您这故事我直接就买不起了,拜拜吧您嘞。” 风青梧放下东西就要起身,却被老板叫住了。 “上好的青玉,上好的做工,二百拿走。” “我那蚊帐才二十,您给我配一个二百的帐钩?最多给五十。” “少一百不卖。” “八十现在掏钱,您再饶我俩铜钱回家给侄女扎毽子。” “成交。” 风青梧有零有整的给了摊主八十块钱,装起玉龙,随手在装铜钱的罐子里抓了俩铜钱就起身了。 她本以为爷爷会跟着一起走呢,没想到爷爷跟摊主问起了铜钱的价格。 她回头一看就明白了,爷爷看上了那个放铜钱的酱釉罐子,谈买卖时用的还是何老板那个招数,按斤买包圆买铜钱,然后再让摊主用装的罐子做添头。 可是他哪里知道,现在的摊主都精明了,上次何雨柱买走了铜钱捡了三个漏儿的事迹已经广为流传了! 现在摊上卖的铜钱基本上都是被筛选了好几遍的。 而且,添头这东西是玩古董的人常用捡漏手法,不拐几个弯你就别想让人上当。 爷爷这手法太糙了! 果然,一听按斤买铜钱老板就精神了,生怕自己走宝了,虽然自己筛选过了,但是没准就有自己看走眼的时候。 于是就跟风老头极限拉扯起来。 至于添头?开什么玩笑?买不值钱的铜钱用瓷器当添头?这不纯纯地开玩笑吗? 铃铃铃…… 风青梧小灵通响了,一看号码是老板的,赶紧接通。 “老板好!” “好,我在店里,有空回来一趟。” “好嘞,现在就回。” 风青梧穿过人群迅速往店里走,把爷爷完全忘在九霄云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