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自在,岁岁安乐。”
笄礼并不是都要在十五岁生成时举行,如果身上未有婚约,也可以拖延至十八岁。
路禾的婚事来的突然,笄礼也算是临时加上的。
刚好放在农历四月初一,生辰这天。
所以这贺词,贺的是生辰。
路禾赶紧福礼道谢:“谢皇后娘娘,谢姐姐,请姐姐代请皇后娘娘安。”
掌事宫女含笑点头,侧身介绍身旁一位同来的年长妇人:“这是张嬷嬷,是宫里的老人,入宫的新人,都要从张嬷嬷这里走一遭,礼仪规矩是从不出错的。”
“路小姐,我这趟来,也是来送张嬷嬷的,以后张嬷嬷,便是小姐您身边的体贴人。”
路禾嘴角抽了抽,这话说的委实山路十八弯。
明明一句送来教她规矩的就行,偏偏要说的云遮雾盖。
这种说法,是为了让她面子上好看些。
京中闺女嫁入皇家前,其实也有这一步,只是不会这么早。
通常都是在婚期定下后,前半个月左右才会开始教导。
贵女们都是自幼学着礼仪长大的,对宫礼基本都会个八成,剩下两成,不过是不够标准而已。
路禾则不同,出身乡野,压根就没学过些东西,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所以婚期尚未定下,就送来管教嬷嬷,怎么都有点儿贬低的意思,于是便说的十分委婉。
送过人,掌事宫女便告辞了。
文琮景让管家带张嬷嬷去安置,路禾开始清点皇后送来的东西。
如文琮景所说,皇后娘娘送来了不少东西。
粗粗一算,差不多把嫁妆里必须要有的东西,都送了个遍。
如果只是要个普通体面,路禾自己再出个二三百两,另外加一些东西,就已经能够凑齐嫁妆。
哪怕要更体面一些,这些也足够添上一半嫁妆。
文琮景看过之后却说:“这些应是能充个三分之一,剩下的我会和你师祖母商量着添上。”
路禾眉头皱了皱,才充三分之一?
这些东西她粗略估算,至少值两千两。
文琮景要备的这份嫁妆,似乎比她所以为的,还要厚重。
“老师,我以为以我的身份,太过厚重的嫁妆,太打眼。”
一个青州的小户女,行商没几年,家底这么厚,多吓人。
所以她是打算置办个三千两左右的嫁妆,其他的则是私下带过去。
左右岑静帧不会要,她自己的还是她自己的,那些不过是走过场,给别人看的。
“是,也不是。”
文琮景卖了个官司,而后才道:“你太不了解祁京了,赐婚圣旨一下,派去青州查你的,至少有五拨人。”
“不出十天半月,你有几间铺子,每月每天大约盈利多少,利润多少,怕是已经被他们知道的清清楚楚。”
而且那些铺子都在路禾名下,明眼人一看便知,那些都可以归为她的私产。
路禾第一反应,这些人闲得慌吧?
第二反应,地铁老爷爷看手机.jpg。
这距离她特别遥远的表情包,就这么冒了出来。
真是涨见识了。
自从和皇家结了亲,就再没有了隐私。
学海无涯,用以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