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导管进入的细微动作都看不清了。
他特别苦恼,自己抱着手机在这里看,就是为了看这些细微的地方啊,结果却什么都没看到。
都别哔哔,去看患者术前的64排CT三维重建。
只是三维重建而已,有什么好看的?
难道三维重建能做出花来?
网络上就是这样,杠精无数,即便都是医生,一句别哔哔,引来众人的群嘲。
介入科医生无奈,知道其他人基本都是外科医生,很少能看懂介入手术,所以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发弹幕。
有心把弹幕关了,但这时候正好是科普介入的最佳时机,他又不愿意放弃。
捧着手机,介入科医生开始辛苦的打字。
64排CT三维重建发现胃短动脉形成异常增生的血管,给肿瘤供养。所以术者一开始就寻找胃短动脉,而不是按照常规,去寻找肝动脉。
如果哪位不明白的,可以去问问你们CT室的医生。当然,他需要会做64排CT三维重建。
这段介绍并不长,但弹幕消失后,介入科医生发现手术直播中,已经开始给肿瘤打药了。
普通的奥沙利铂,加伊立替康,没什么好看的,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最精彩的部分没看到啊!!!
他想用头撞墙。
幸好术后还能看录播,想到这里,他的心情平复了不少。
打药,局部灌注化疗,栓塞剂栓塞,再次造影,肿瘤影像完全消失,干干净净的,仿佛那里根本就没有长过肿瘤一般。
这手术……做的简直太干净了,介入科医生心里感慨。
今晚自己有事儿干了,手术录播一定要看一百遍啊一百遍!
二十五分钟,手术干净利落的做完了。
介入科医生很是感慨,看着空空荡荡的屏幕,愣了几分钟,这才把界面切换到录播的页面。
手术或者说是医学,是实验性科学,是经验性科学,必须要有经验的传播,某些术式才能被广泛学习。
要是没有的话……生疏的手术手法……赶鸭子上架的为难……宁肯不做,也不能让患者死在自己手里的纠结……
那得死多少人。
幸好,现在是网络时代。
幸好,现在有术者这样的大牛,肯无私奉献。
介入科医生切换画面,随后愣了几秒钟,一声惨叫,响彻天际。
手机掉落,画面里空空荡荡的,不光是刚刚的手术没有录播,连之前的录播都被清理的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