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都下来了:您老这说的是人话吗?
渎职都出来了!
这里这么偏僻,不说别的,就那电线杆子就得多少钱了!
还有电线!
您老简直太乱来了!
但是,他不敢说。
所以,第二天,郭老头就借了一辆自行车,让小李带着自己去了县城。
没过几天,上湾村就来了两辆大卡车。
扯上带着处理好的电线杆子。
这个时候的电线杆子,都是木头的,一头要用火烧,处理一下,否则容易活了!
然后,就开始在上湾村用白灰划线。
有好事的都上前打听。
“兄弟,你们是哪的啊,咋跑我们这里安电线杆子啊!”
他们上湾村穷,确实没有这东西,但是见过啊!
“县城的,你们这里是种植基地,要求通电,这不,我们就来了!”
“啥,通电?你这是说我们这里要有电了?”
这一句哈比爆竹还响,隔着二里地都能听到。
上湾村听到的村民都炸了。
“娘哎,今天不是过年吧,竟然给俺们通电了!“
“我不是做梦吧,通电啊,咋轮到咱这里了呢,不是得先安县城周围的吗?”
”没听说啊,说是咱这里是种植基地,哎呀妈呀,以后有电了,咱就能买电视了!“
“说的你好像能买的起一样!”
“哈哈哈,没事,咱慢慢攒钱!总能买的起的!"
大家伙都互相调侃。
却也不动肝火!
通电啊!
有了电多好啊,啪嘎一下,就能让满屋子都亮堂。
在啪嘎一下,满屋子都黑了。
太方便了。
还不用买煤油,不用熏得到处都是黑乎乎的。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哎,你们说,这事是不是得谢谢苏知青?”
有人小声嘀咕。
“谢她干啥玩意啊?”
有没明白的!
“嗨,你咋嗨不明白呢,这有了苏知青,才有了这个蔬菜队,才有了蘑菇队,才有人给咱通电啊!”
“好像也是啊!”
“啥好像啊,就是!”
“那照你这么说,确实啊,你看看,自从苏知青来了,咱村日子是比以前好了!”
……
工作人员瞅着这些人嘻嘻哈哈的表达自己的高兴。
嘴角都带着玩味的笑。
有眼尖的就瞅着了,这是啥意思,笑话他们没有见过世面。
心中有气。
不过想到这些人都是县城来的,还是十几个人。
他们也就没说啥!
可是,到底是把这事放心里了。
过了几天,线路都通好了。
开始挨家挨户的统计。
谁家装几个灯泡。
安灯泡收费!
啥还得收费,还要按照灯泡个数收费。
什么,一下不用也要收费。
这下,那些人知道县里的人在笑什么了!
合着还得花钱啊,花的还多。
一个灯泡要一块钱。
这,这,一年不就是十二块钱!
猪肉才七毛呢!
舍不得,舍不得!
就这样,上完村的人先是热闹一片,然后是哀嚎遍野。
最后家家户户都咬着牙装了。
怎么样也得装一个。
不为别的,就为了去别的村有面子。
吹牛时候赖上一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