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阿蘅的意思,毛毛本身就是个爱干净的人,只要给他喂东西吃的时候,稍微注意一些,就可以了。
谢淮安却不然。
他眼中的毛毛就是个小邋遢。
只要一没看住他,再找到人时,就已经是灰头土脸,也不知道是从哪里钻出来的。
说这话的时候,谢淮安显然就已经忘记,自己是如何习惯性的毛毛的衣角擦手的了。
两个才十岁出头的半大小孩,忽然一本正经的讨论要如何教养小孩的事情来,听上去让人觉得又几分好笑。
温桓看着阿蘅同谢淮安据理力争的模样,是许久没见过的轻松。
难得阿蘅如此高兴,还是不要打扰她此刻的兴致了。
他收敛了心头的疑问,等回头找个机会再去问谢淮安。
至于现在。
还是让阿蘅更高兴一会儿吧!
另一边的书房中。
温老太爷与谢淮宁的谈话也快要接近尾声。
“我以为你们父子将淮安送到白马书院,是为了让他好好进学,而不是为了带孩子?”
温老太爷想到阿蘅这两日给他请安时,身边带着的那个小孩子。
大概是人与人之间,确实是存在缘分一说的。
樊家的那个小孩子生的模样俊秀。
最重要的是,他与谢淮安幼时确有五分相似,看上去便是一家人。
谢淮宁露出苦笑“说实话,其实我们家并未盼着淮安能有多上进。他小时候受了不少苦,虽然他自己是不记得了,可我们却没有忘记。”
“我爹娘只希望淮安能每天都高高兴兴的就好,只不过先前在京都的时候,总有人拿淮安与我相比,以至于他变得越发不肯上进。到了后来,甚至是故意在外惹是生非,好博取爹娘的关注。”
似是想起在京都的事情,谢淮宁揉着额角,他也说不清谢淮安到底是从哪里得来的主意。
想要博取家人的关注,难道不应该是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么!
怎么他们家教出来的小孩,却偏偏要反其道而行呢?
如果谢淮安在这里的话,他肯定是有话要说的。
谁让谢家族学只教诗文策论一类的东西,对武学方面并不看中。
而谢淮安尝试过许多次,依旧没能在诗文策论上有何建树。恰好当时他又和人打了一架,回家后便得到了父兄的强烈关注,以及娘亲的温柔关切。如此一来,可不就是让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么!
谢淮宁哪里能猜到事情的经过是如此的曲折。
他接着往下说去“我爹原本只是想让淮安在书院中读几年的书,好磨磨他的性子。”
“结果中间出了点差错,外祖父那边将毛毛给送了过来,那孩子还特别的黏着淮安。我爹说淮安是小孩子心性,还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所以才非得让淮安带着毛毛。”
他又补充道“这和毛毛只肯黏着淮安,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谢老爷是想要矫正谢淮安的性子。
而谢夫人看着毛毛,就想起了当年的谢淮安。
移情作用之下,她只要看着谢淮安和毛毛在一起,就会觉得很高兴,其他的事情却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
温老太爷听着他的解释,面色稍缓。
“我终究只是个外人,最多也只能提点两句,只要你们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就足够了。”
正事与闲话都已经谈过了。
自然就应该出门去找阿蘅她们了。
大多数的节日都是亲人团聚的时候,端午节本身的含义虽然本非如此,但是有机会的话,人们过节的时候都是会在自己家中的。
谢淮安在京都赢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