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转述给目犍连尊者,目犍连尊者一听到以后就证得了初果,破了三界的见惑,所以可以说是发起了我空智慧之心。第二个,发起了出家修道之心。他这个时候就正式地希望能够出家。因为这样的发心,对于身心世界就无所障碍,得到了大通达。这个是讲到他从外道转入佛法的因缘。
看第二段,他出家以后是怎么修学。
如来惠我袈裟着身,须发自落。我游十方,得无罣碍,神通发明推为无上,成阿罗汉。宁唯世尊,十方如来叹我神力,圆明清净,自在无畏。
这一段是讲到目犍连尊者出家以后的状态。他的出家的剃度是怎么一回事呢?释迦如来恩惠于我,使令我“袈裟着身,须发自落”。我们一般佛陀灭度以后的出家,就是白四羯磨得戒体。佛在世的时候有两种得戒体:一种是三皈依,在佛陀面前受三皈依得戒体。另外一个是特别的,就是这个人善根特别深厚,遇到佛陀,佛陀只讲一句话,就讲“善来比丘”,讲这四个字而已。佛陀看到这个人善根特别深厚,只讲善来比丘,这个人马上袈裟自然披身,须发自然脱落,都不用剃度,马上现出比丘相。目犍连尊者就是属于这一类,叫善来比丘,非常少有的。他是善根深厚,是属于善来比丘,所以袈裟着身,须发自落。
继续阅读
他出家以后,果然不负众望,在七日当中就证得阿罗汉果。证得阿罗汉果以后,他的特色就是,目犍连尊者他那个第六意识分别心特别的强,见闻嗅尝觉知那个“知”的功能特别强。我们看,他证得阿罗汉果以后,那个第六意识心依止这个意生身,遨游十方世界,得无罣碍。这个地方讲到他的神足通的变化,他能够来去自如,小中变大,大中变小。所以他在神通的发明当中是最为第一的,因为这样的因素而成就阿罗汉。
不单只是释迦如来如此称叹,说我是神通道力第一,可以说十方诸佛都称赞我的神通是具足四种功德:第一个,我的神通是圆明的。我能够遍游十方,成办佛事,在整个空间上没有障碍。第二个,清净。于诸境缘,尘点不染。他在显现神通的时候,对神通的法不会产生染着。第三个,自在。他任运示现无有障碍。他要示现什么,他心里想什么,往往都能够心想事成,没有任何的障碍。四,无畏。他调伏魔外的时候,心中无所畏惧。所以他的神通力具足这四种功德,而得到释迦如来跟十方如来的赞叹。
看最后一段。
佛问圆通,我以旋湛心光发宣,如澄浊流,久成清莹,斯为第一。
佛陀问我圆通法门,我主要是“旋湛”。旋就是旋转,旋转这一念分别心而为圆湛常住的心性,就是我们讲的转分别心而为不生灭之性。“心光发宣”,以心中的智慧之光明,整个显发、宣流而成就神通的妙用。讲一个譬喻,比方说,我要去清净一个污浊的水流,慢慢地,时间久了以后,就把这个污浊的水流转成清净光明的水。斯为第一。
目犍连尊者的特色是神通,他整个方便门就是神通。当然,神通是一个因缘法,他当然要问自己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我有神通?这个地方我们可以这样解释,从浅处来说,为什么有神通?在《瑜伽师地论》上说有两个因缘:第一个,你的念力要强。所以神通往往是要有禅定的,这个人专注力特别强。第二个,你要有点想象力。有禅定不一定有神通,有禅定你还得要修神通,在禅定的心中你要观想。比方说你看到这个墙壁,你就观想这个墙壁是如梦如幻的,我一定可以走过去,我一定可以走过……欸,你果然走过去。要带一点想象。
所以你看,在经典里面提到一个公案说,有一个龙王,大鹏金翅鸟要攻击它。大鹏金翅鸟整个翅膀展开要吃这个龙王的时候,旁边很多阿罗汉看到了,但根本措手不及,只有目犍连尊者马上显出神通,变成一个锅盖式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