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没有所谓绝对是或绝对不是的道理。也就是说,一念的清净本性,你怎么动,它就配合你的动,随缘显现。你随顺五戒十善的动,它就现出一个人天的果报出来;你随顺于杀盗淫妄的动,它就显现三恶道的果报。显现果报的时候,它全体就是真如的作用。所以你就是要把不变跟随缘两个合起来看,到这个时候就是唯一的真实。离开了你的身心,没有真如。
卯二、示迷悟得失
我们看最后的迷悟得失,因迷而失,因悟而得。
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由是精真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你现在去观察能见的见分跟所见的相分,这种身心世界相互的作用都叫作妄想。因为我们妄想的特色就是一种对立的思考,有对有错、有善有恶,所以,我们产生对立的思考。用对立的思考来看我们的心性,就产生是非的观念。这是因迷而失掉了真如。
那么,“由是精真妙觉明性”,我们能够产生一种即空、即假、即中的观照,就能够契合这个真精的、微妙的、光明的佛性,就能够使令这个真如本性依体起用,又能够摄用归体,那么就能够超越(“出”就是超越)有所指或者是无所指的对立。有无的对立,这都是戏论。
这个心性的体用关系,我们再讲一下。首先,你先找到体,先在一念心性安住;那么这个随缘的作用,你就知道其实我们一念心有染净的因缘:你生起清净的心就产生功德;你产生染污的心,它就随缘产生一个过失。就是这样子。我们一念心有两种门。你看我们这念心很奇怪,这念清净心,你起善心,它就把功德门打开,一念善心起,百万功德开,它就把功德让你受用;你生起恶心,它就把罪恶的门、痛苦的门打开让你受用。所以,你要慢慢了解什么叫作“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整个因果不离开我们一念心性,都是自作自受。你生起善心,不是对别人有帮助哦。诸位要知道,你生起善念是对你自己有帮助。因为心性有随缘作用:你生起善念,它就把功德门打开;你生起恶念,它就把罪恶的门打开。就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整个造作也好,果报的受用也好,因果都没有离开一念心性,都是在一念清净本然的心中活动。这个叫作称性起修,也是我们首楞严王三昧的一个基本的修行概念。蕅益大师说,既然你有志于行菩萨道,对一念心性这个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你怎么能够不当作一个最重要的急务来看待呢?他说,没有一个人不开圆顿解而可以谈修行的,不可能!你先明白这个道理,才有资格谈修行。为什么一念心它同时会给你痛苦?一念心它也同时给你快乐?就是一念心。这个不二法门的道理你要明白。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