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出这句话:今此妙性现在我五蕴身心的前面。你要能够了解阿难尊者的疑情,你才能够知道佛陀整个回答的方向。阿难尊者等于是把我们现前一念心性体用之间加以区隔了。
子二、答疑 分二:丑一、斫破是非两途;丑二、会通真性一理。
好,我们看佛陀对这个疑情怎么回答。回答当中分成两段:第一个,斫破是非两途;第二个,会通真性一理。先破除对是跟对非的执着,然后把这两个再会归到一念的心性当中。先破执,再显真。
丑一、斫破是非两途 分四:寅一、正破是见;寅二、转破非见;寅三、大众茫然;寅四、世尊安慰。
“斫破”这个斫就是砍或者劈,我们去砍柴、劈柴。佛陀先破坏阿难尊者对于“是”跟对于“非”这种双方的执着。这个“是”,就是阿难尊者执着说,在一切万物当中有真实的见性可得,所以他才会说“今此妙性,现在我前”。对于这个“见性是可以见的”,予以破除。第二个,“非”,就是“在一切万物当中无有见性的作用”。这个产生断灭的思想,也加以破除。把是非两种邪见都破坏以后,才能够会归到正见。
这一段当中有四小科:第一个,正破是见;第二个,转破非见;第三个,大众茫然;第四个,世尊安慰。
寅一、正破是见
【图二】
我们先看第一段,正破是见。这个地方是佛陀破坏阿难尊者“是见”的执着。阿难尊者把见性当作一个实实在在的物质,好像有一个杯子、有一个桌子,这个叫作见性,它显现在我的眼前一样。这一段主要是发明见性的体性是离相的。
我们看经文: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
这一段是个总说。这个时候佛陀在讲道理之前,直接地先把正确的观念讲出来。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你前面所提出的问题,你说见性身为一个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一念心性,它很清楚地现在你五蕴身心的前面,这个道理是不真实的。这是你心中的想象、你的执着所产生的一个影像而已。这个跟见性是没有关系的,这个道理是不合乎真实的。
佛陀先破。破以后,当然要讲道理了。这以下就讲出为什么见性是不能够现在你的眼前。我们看经文:
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且今与汝坐只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陈。是种种相,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碍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树纤毫,大小虽殊,但可有形,无不指着。若必其见现在汝前,汝应以手确实指陈,何者是见?
佛陀说,假若正如你所说的,见性是如实地显现在你阿难尊者的面前,而且你很如实地看到见性的相貌,既然见性是可以见,那表示身为一个见精,这种见分,是可见的,那么它一定要有一个方向跟处所。只要是可以见到的东西一定有一个方向跟处所。那么你应该可以把它明确的方向跟处所指示出来:什么是见性,什么不是见性。如果它真的是现在你的眼前的话,你可以明确指示出来的。
以下,佛陀讲道理讲完以后,就讲事实来加以证明。他说,阿难尊者!好,我们姑且以现在我们两个共同安住的只桓精舍——这个只陀林的讲堂当中来作一个观察。你依止这个讲堂,向外普遍观察:你看到了树林;再远一点看,看到了河水;再远一点看,看到种种修行的殿堂——打坐修止观的殿堂;你再往高处看,看到了日宫、月宫;乃至于你再往远处看,看到大讲堂远远相对的恒河的流水在那个地方流动。佛陀就是引导阿难尊者由近到远、由下而上,看到了这种种的万物。那么你现在在我这个狮子座前,把你的手举起来,用你这个手很明确地可以去指出前面的树林、讲堂、河水的相状:哦,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