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讲】(2 / 8)

它的因地是什么呢?就是“真发明性”,你必须要真正地去了解我们内在的清净本性。如果阿难尊者你今天问我说,怎么样能够生天,怎么样创造来生的安乐果报,那我就不会跟你讲那么深入的东西了。既然你今天要问的是一个无上菩提,所以你就必须要了解,这个无上菩提是有一个真实的因地的,就是你要能够找到你的清净本性。基于这样一个成佛的一大事因缘,你现在要好好地以正直的心来酬答我的问题。就是,我问你什么,你就直接回答,不要弯弯曲曲,不要有太多的想法,根据事实直接回答就好了。这个叫作直心来酬答我的问题。

为什么要用直心呢?佛陀讲出一个道理说,这个直心是成佛之道。“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十方如来,都是修学佛道当中已经成就圆满果报的佛陀。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佛,其实都是依止同一个道路而成就的,依止一个道路,出离分段、变易两种生死,成就佛道。什么道路?都是依止直心。

这个地方的直心,蕅益大师的意思就是“正念真如”。从你的真如本性发动出来的,叫直心;从外境刺激你而产生的想法,这个就叫作妄想。所以它这个地方的判定很简单:从你真如的本性,直下发动出来的这叫直心,外境产生的叫妄想。十方诸佛在修学圣道的时候,没有一个例外,都是同一道故,都是依止直心才能够成佛的。也就是说,心直跟言直——内心能够正直,言语也能够正直。这样,从最初的发心到最后的成佛,这整个成佛之道的过程,中间都不能够有弯曲的相貌。

什么叫弯曲呢?就是你的心攀缘外境,产生很多很多生灭的妄想,这个就是弯曲之相。后面会讲到,一个人为什么会在修学过程当中产生极大的烦恼而退堕?一个人在修学过程当中为什么会着魔,成就五阴魔境?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妄想活动,他的心开始攀缘外境,所以他产生极大的烦恼,产生很大的魔障,把他前面修习的功德完全破坏掉了。也就是说,当我们不能直心正念真如的时候,障碍就会出现。

禅宗有一句话:直心是道场,能办大事故。成佛的大事,一定是以正念真如,从真如本性发动的修学,才能够成就的。我们一再强调一个观念,如印光大师所说,修学只有两句话:第一个,“无不从此法界流”,我们讲“称性起修”。你所有的功德,要从你内心的真如本性,去思惟真如本性而发起你的菩提心。第二个,最后的修学,“无不还归此法界”。所有的修学,都在开显你自性的功德,从你这一念真如的心出发,来修波罗蜜,最后还是回归到你这一念真如的本性。所以到最后,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只是在过程当中,假借外面的人事因缘来开显你内心的功德而已,叫借境修心。如此而已。这就是说,在整个过程当中,都必须要正念真如。当你的心忘失了真如,当你的心向外攀缘,就会产生弯曲之相,就会产生种种的障碍。这个是说明,十方诸佛在成就无上菩提道路的时候,没有一个例外的,都一定要以直心才能够远离障碍。是这个意思。

这是佛陀在破除阿难尊者妄想的攀缘心之前,先讲的两个道理:第一个讲到生死涅盘的根本;第二个讲到直心是成佛的唯一道路。先讲这两个道理。

庚三、广破七番妄计。分七:辛一、正破计内。辛二、破转计在外。辛三、破转计潜根。辛四、破转计见内。辛五、破转计随生。辛六、破转计中间。辛七、破转计无着。

我们看

庚三、广破七番妄计

这以下佛陀就开始要破除阿难尊者的妄想。这个地方,古人一般说“七处破妄”。有七科:一、正破计内;二、破转计在外;三、破转计潜根;四、破转计见内;五、破转计随生;六、破转计中间;七、破转计无着。从七个地方来破除阿难尊者向外攀缘的妄想。

辛一、正破计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