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第3章 丰臣秀吉:从农民到天下人的传奇之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丰臣秀吉:从农民到天下人的传奇之路(3 / 6)

并成为播磨国国主,驻扎在姬路城。不久之后,别所长治和荒木村重相继背叛织田信长,秀吉与他们展开了战斗。

天正七年(1579年),秀吉成功使宇喜多氏臣服于织田氏。到了天正八年(1580年),别所长治战败被捕,自尽而亡;荒木村重则逃离,其全家被织田信长诛杀。随后,秀吉开始与毛利氏及山名氏交战,并通过长时间的包围战术,迫使敌军投降。在“鸟取断粮”、“水淹高松城”等战役中,秀吉利用断粮和水攻等策略,成功攻陷了这些重要的据点,从而遏制了毛利氏向东扩展的步伐,并迫使宇喜多直家投降。

五、中国大返还

天正十年(1582年)发生的本能寺之变,不仅改变了日本的历史进程,也彻底改变了羽柴秀吉的命运。当时,秀吉正率领三万大军在备中进行对毛利军高松城的围攻。高松城位于一片沼泽之中,四周都是难以穿越的湿地,这使得它成为一个易守难攻的堡垒。秀吉采纳了军师黑田孝高的建议,决定采取水攻策略。

为了实施这一计划,秀吉花费了大量资金雇佣当地村民,在高松城周围的沼泽地带建起了一条长达三公里、高达七米的堤坝。通过引入河水,高松城变成了一个浮在水中的孤岛。在水攻持续了十天之后,毛利军的援军——由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率领的一万五千人终于赶到,但他们发现无法接近高松城,因为任何破坏堤坝的行为都会导致洪水淹没整座城市。

就在这个时候,明智光秀在京都发动了本能寺之变,导致织田信长及其儿子织田信忠遇害。明智光秀在事发当天还派遣了一名密使前往毛利军,试图劝阻他们不要投降秀吉。然而,这名密使在前往高松城的途中被捕,从而暴露了本能寺之变的消息。在6月3日晚上,秀吉得知了这一消息,并听取了黑田孝高的建议,决定暂时隐瞒信长的死讯,迅速与毛利军达成和平协议。

6月4日,秀吉秘密派遣使者进入高松城,与城主谈判,最终达成了城主以不伤害城内居民为条件,同意切腹自杀的协议。6月6日下午,秀吉率军撤离高松城,并在当天晚上到达备前的沼城过夜。随后,他沿着预定路线迅速返回,于6月7日抵达姬路城,6月9日清晨从姬路城出发,6月13日便赶到了山崎。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6月13日下午四点,在一场突如其来的雨中,秀吉与明智光秀的军队展开激战。仅仅两个小时后,秀吉便击败了明智光秀的军队。光秀在逃跑途中被猎杀落难武士的村民杀死。山崎之战的胜利不仅为秀吉赢得了声誉,也使他成为织田信长的实质继承者。

然而,织田家内部的权力争夺并没有因此结束。随着信长的去世,织田家内部出现了分裂,主要形成了以柴田胜家、织田信雄、织田信孝以及羽柴秀吉为代表的几个派系。

六、树立政权

在本能寺之变后,羽柴秀吉迅速控制了局势,并在清洲会议中确立了自己的主导地位。清洲会议是织田信长去世后,织田家内部关于继承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秀吉得到了丹羽长秀和池田恒兴的支持,这三位与柴田胜家共同被视为织田家的主要继承候选人。在会议中,秀吉巧妙地争取到了多数织田族人与家臣的支持,成功地拥立了尚在襁褓中的织田信忠的长子三法师(元服后称织田秀信)为织田家的继承人。

然而,这一决策激怒了同样有资格继承织田家的柴田胜家,后者转而支持织田信长的第三个儿子织田信孝,与秀吉对立。这一对立最终导致了双方之间的直接冲突。在1583年,双方的矛盾达到了顶点,秀吉首先迫使信孝投降,接着与柴田胜家在贱岳进行了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尽管起初柴田胜家占据优势,但秀吉亲自率军冲锋前线,扭转了战局。最终,秀吉取得了胜利,迫使柴田胜家自焚身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