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的道路。在这一阶段,杨遇春和穆克登布在岷州击败了张天伦,而庆成等人则在洮河战胜了张世龙。王廷诏和杨开甲联手进攻大营,但被成功击退,官军随即分兵追击。主力部队转向高天升和马学礼进行打击,连续取得胜利。教匪越过渭河北逃,额勒登保在巩昌和岷州分别拦截了他们的去路,迫使他们重新回到了渭河南岸。张世龙等人则转向秦州,意图通过北栈道。
为了应对这一局势,额勒登保留下了那彦成追击高天升和马学礼,自己则率领杨遇春和岱森保返回陕西,并命令王文雄及索费英阿等将领分别扼守南北栈道。在此之前,张汉潮已被明亮消灭,但其残余力量仍在陕西活动,并重新集结了力量。张世龙和张天伦被官军驱赶至滇安,集中在汉北山区,向东蔓延至商州和洛南,使得局势再度紧张。朝廷对此严厉问责,并召回了那彦成。
闰四月,额勒登保率杨遇春在商州、洛南及两岔河地区接连击败了教匪,并命令杨遇春扼守龙驹寨,防止教匪侵入河南。教匪被迫回窜,并留下后卫部队牵制官军。官军在洵阳大、小、中溪连续突破了教匪防线,并在溪口设伏,共擒斩三千余名教匪,其中包括蓝号头目刘允恭和刘开玉。至此,张汉潮的残余势力基本被肃清,额勒登保因此被晋封为三等子爵。
然而,杨开甲、辛聪、张世龙、张天伦、伍金柱、戴仕杰等人仍然向西逃窜。五月,额勒登保命令杨遇春等将领在汉阴手扳崖追击伍金柱,并在战斗中击毙了庞洪胜等头目。接着,官军在洋县茅坪进攻杨开甲等人的部队。教匪据守山顶,企图诱使官军出击,但遭到了伏击,最终杨开甲被当场斩首。
六月,教匪窜入甘肃徽县和两当县,其中蓝号头目陈杰试图偷越栈道,但被成功抓获。八月,杨遇春在成县斩杀了伍金柱,并在两当县击毙了宋麻子,教匪再次回窜至陕西境内。额勒登保在奏折中陈述了教匪行踪不定、时分时合的特点,并指出官军在追击过程中容易受到牵制,稍有不慎便可能落入圈套。他还提出了增加剿匪兵力、利用乡勇进行防御,并督促各地加快修筑寨堡以阻止 教 匪 掳掠的建议。皇帝对此给予了慰勉,并明确了剿捕和防堵的责任分配。在教匪逼近武关时,额勒登保及时截击,迫使他们撤退。
五、战功赫赫
嘉庆六年(1801年),额勒登保继续在陕西和四川一带指挥作战,以剿灭教匪为主要任务。这一年春天,他上奏朝廷建议设立宁陕镇作为南山地区的屏障,这一提议得到了批准并得以实施。宁陕镇的设立对于稳固南山防线起到了关键作用。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二月份,额勒登保的部下杨遇春在川陕交界的鞍子沟成功擒获了王廷诏,并在宁羌的龙洞溪捉拿了高天德和马学礼三位顽固分子。这三位教匪头目都是极其凶悍的角色,他们的落网极大地震慑了其他教匪。为此,朝廷特别晋升额勒登保为二等子,并恢复了他双眼花翎的荣誉。
当时,仍然活跃在各地的主要教匪头目还包括陕西的冉学胜和伍怀志、湖北的徐天德和苟文明,以及四川的樊人杰、冉天泗和王士虎等。四月份,额勒登保在渭河南岸对冉学胜展开追剿,并将其逼入汉南地区,迫使他逃往平利。与此同时,张天伦集结了五路教匪屯集于洵阳的高塘岭和刘家河,额勒登保命令杨遇春出击,成功将这股势力击溃。
五月,穆克登布在秦岭成功擒获了伍怀志。到了七月,杨遇春在通江的报晓垭擒获了冉天泗和王士虎。而徐天德和冉学胜则被其他部队歼灭。然而,新的威胁随之而来,姚之富的儿子姚馨佐以及白号的高见奇、辛斗等人开始在宁羌地区作乱。额勒登保指挥各路将领进行追剿,将这些 教 匪 逼入了川北地区。
九月份,总兵杨芳等人在通江捉拿了辛斗。到了十月,丰伸和桑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