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华夏名人录> 第36章 吴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章 吴起(2 / 4)

,停止对疏远贵族的按例供给,将国内贵族充实到地广人稀的偏远之处。同时,他裁减无关紧要的官员,削减官吏俸禄,将节约的财富用于强兵。吴起还纠正了楚国官场的不良风气,统一了楚国风俗,禁止私人请托。这些改革措施使楚国国力迅速增强。

在吴起的指挥下,楚军向南攻打百越,将楚国疆域扩展到洞庭(今江西南部)、苍梧郡(今湖南、广西)一带;同时巩固了楚国对所占的陈、蔡故地的统治。楚悼王二十一年(前381年),楚军在州(今河南温县东北)西大败魏军,饮马于黄河,切断了魏国河内郡与首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的联系。这是吴起在楚变法后所取得的大胜利,使诸侯都畏惧楚国的强大。

5、惨遭杀害

然而,吴起的变法触犯了楚国旧贵族的利益,招致了他们的怨恨。楚悼王去世后,王室大臣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伏在悼王的尸体上。攻打吴起的那帮人趁机用箭射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按照楚国法律的规定射中王尸者将被诛灭三族。新即位的楚肃王根据此规定命令尹把射杀吴起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受牵连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吴起的尸身也被处以车裂肢解之刑。吴起死后他在楚国的变法宣告失败。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主要影响

1、政治改革

在楚国时吴起作为令尹全力辅佐楚悼王进行变法。他变法的原则大致有三条:一是“均楚国之爵而平其禄”即取消封君三世以后子孙的爵禄降低官吏的俸禄;二是“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即剥夺一些旧贵族的“有余”来补充新兴地主的“不足”逐步废除旧贵族的世禄制;三是“厉甲兵以时争于天下”即加强对军队训练在战争中“进有重赏退有重刑”。用一支能征善战的强大的军队争夺天下。

吴起在楚国进行的变法使楚国国力迅速增强扩大了疆域出现了“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的强盛局面。然而由于楚悼王的去世和旧贵族的反对变法最终宣告失败。尽管如此吴起的变法仍对楚国乃至整个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军事成就

吴起在军事上的成就同样卓越。他在魏国时创立了武卒制这是中国最早的从应征人员中选募常备兵的兵役制度。武卒部队成员全部经过严格的考试和选拔具有高度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特点。吴起还根据士卒的特点进行编组量材使用使魏军战斗力大大增强。在吴起的指挥下魏军屡次击败秦国占领了河西之地为魏国的扩张立下了赫赫战功。

此外吴起还提出了许多先进的军事思想。他主张把政治和军事结合起来对内修明文德对外做好战备。他认为战争有义兵、强兵、刚兵、暴兵、逆兵等不同性质主张对战争要采取慎重的态度反对穷兵黩武。这些思想在《吴子》一书中得到了系统的阐述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思想主张

吴起的思想主张具有兼融儒法诸家的特点。他秉持儒家德治理念向魏武侯阐述了治国“在德不在险”的理念。同时他又展露出明法审令、信赏必罚、持势任术、立公弃私的法家思想。作为《左传》的撰定者吴起的史家特质也显现出思想话语的多样性。他的“宗儒任法”思想形态在战国由儒入法的思想史历程中具有转捩意义。

四、轶事典故

1、吮卒病疽

吴起做主将后同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一次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脓液怎么还哭呢?”那位母亲回答:“不是这个原因。往年吴公为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