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导致齐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齐国太子昭逃到了宋国向宋襄公求救。尽管当时宋国十分弱小且面临着楚国的威胁,但宋襄公却毅然决定帮助太子昭回齐国即位。
宋襄公认为帮助太子昭回齐国即位不仅符合齐桓公的嘱托也是维护中原地区稳定的重要举措。于是,他率领卫、曹、邾等国军队共同护送太子昭回到齐国。在齐国的贵族和百姓的支持下,太子昭成功即位为齐孝公并稳定了齐国的局势。
平定齐乱不仅使宋襄公在诸侯中小有名气也提升了他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力。这一事件标志着宋襄公开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试图在中原地区确立自己的霸主地位。
5、图谋称霸
齐桓公去世后,诸侯霸主之位空缺。宋襄公看到这一机会便决定效仿齐桓公会合诸侯确立自己的霸主地位。然而,他的这一举动却遭到了目夷的劝阻。目夷认为以小国之力会合诸侯是祸患,但宋襄公却不听从劝告坚持自己的图霸之路。
周襄王十一年(公元前641年),宋襄公开始采取一系列行动来图谋称霸。他扣押了滕宣公并邀曹、邾两国在曹南会盟;又命邾文公把鄫国国君当作祭品押到睢水郊外去祭祀以威胁东夷臣服。这些行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宋襄公在诸侯中的威望但也引起了其他大国的不满和警惕。
同年秋天,宋襄公又因为曹国不服发兵包围了曹国。这一举动进一步加剧了宋国与其他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同年冬天,陈穆公邀诸侯重修齐桓公之好于是陈、蔡、楚、郑等国在齐国结盟形成了一个与宋襄公对立的集团。
在这一时期,宋襄公的图霸之路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他不仅面临着其他大国的威胁和打压还面临着国内朝臣和百姓的质疑和不满。然而,宋襄公却并未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图霸梦想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行动。
6、图霸失败
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在鹿地首次会合诸侯试图确立自己的霸主地位。然而,这一举动却遭到了齐君和楚王的不满。齐君认为宋襄公以小国之力会合诸侯是僭越之举;楚王则对宋襄公的霸主地位表示怀疑并试图通过武力手段来打压他。
在这种情况下,宋襄公又自做主张约定在盂地再次会合诸侯。他的哥哥目夷劝他说宋是小国小国要争当霸主会招来灾祸的,但宋襄公却不听从劝告坚持不带军队赴会。结果到了约定之日楚成王突然命人抓住了宋襄公把他带回楚国囚禁起来想借以攻取宋国。
在楚国的囚禁期间,宋襄公遭受了极大的屈辱和折磨。然而,他并未因此而屈服或放弃自己的信念。相反,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心。同年冬季,在鲁僖公的调停下诸侯在薄地会见时宋襄公才被释放回国。
图霸失败对宋襄公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不仅失去了自由和尊严还面临着国内朝臣和百姓的质疑和不满。然而,宋襄公却并未因此而气馁或放弃相反他更加努力地准备下一次的图霸行动。
7、泓水之战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初冬,宋襄公决定再次发动图霸行动。他听说郑国支持楚成王做诸侯霸主便决定攻打郑国以削弱楚国的势力。然而,这一举动却遭到了目夷的劝阻。目夷认为宋国国力弱小不宜与楚国为敌但宋襄公却不听从劝告坚持发动战争。
在攻打郑国的过程中,宋军与前来救援的楚军遭遇了泓水(古河流名故道约在今河南省柘城县西北)。楚军开始渡泓水河向宋军冲杀过来。目夷建议趁楚军渡河之机消灭他们但宋襄公却坚持要等待楚军列好阵地后再战。他认为这样做才符合“仁义之师”的标准。
然而,宋襄公的这一决定却导致了宋军的惨败。楚军利用宋军的犹豫和迟疑迅速完成了渡河和列阵动作并一举击溃了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