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走后,苏瑞尚赶紧回军营张罗事情。刘希和林氏、刘奇、刘珍、苏澜等人再次回到府衙,商议搬家的事情。迄今为止,因为刘家没有正式入住知府府邸,多次被陶敏的夫人马喜儿在各种场合揶揄、讽刺,林氏也是一肚子气。因此就想着早点搬家。
刘奇听了,皱皱眉道:“搬家肯定要赶早。不过,依我看,陶敏家虽然住了没有几天,龌蹉的事情干了不少。咱们还是悄悄去天云寺请几个高僧来念念经,驱驱乌烟瘴气,为冤死的人祈福,为活着的人祝祷。”
林氏也有这个想法。毕竟陶敏一家来殿州没多久就被罢免,虽然是自作自受,但也说明府衙的风水有些问题。要不然,前知府李世都进京了,怎么还会因为殿州倭案被皇上罢职彻查?
苏澜虽然不信这些,但是因为自己莫名其妙地穿越,反而对天地鬼神、佛道释儒刷新了三观。虽然不至于畏惧或者狂热笃信,但是起码也是不贬损不藐视的。于是也连声附和。刘希是读书人,信奉的是儒家大德,但也不反对佛道。
正好刘奇要回书院,于是林氏就和刘珍送刘奇,去请高僧大德。顺便与山长夫人和谢筠再次敲定明日去城北看庄园。这事挺急,山长夫人都有些迫不及待呢。苏澜自然找理由避过。因为身世问题,这些高僧大德能避过就避过。
苏澜拿出三千两银票给姨母,林氏坚决不肯收。苏澜道:“姨母去请高僧,肯定要给香油钱,难道现在匆忙间去钱庄取银票吗?拿着吧,就算是我恭贺你们乔迁之喜!”
苏澜又拿出一百两给刘奇道:“近日事情太多,我也很忙,奇哥哥回家,我也没有亲手做点好吃的。这点钱奇哥哥去买些好吃的吧!”
刘奇的脸刷地红了,道:“怎么没有好吃的?佛跳墙不是么?再说,我是哥哥,怎么还要妹妹给钱我用?”
“拿着吧。”看刘奇不好意思的样子,苏澜笑道,“以后奇哥哥赚了钱也可以给我买好吃的呀!”
不知想到了什么,刘奇忽然开心起来,接过银票道:“好,以后我一定给你买好多好吃的!”
正在说笑,忽然一个衙役来报,先头来传旨的几个公公破衣烂衫、血迹斑斑,好像挨打了的样子,正老远地往府衙来了。
刘希一听,先是一呆,又是大怒。这是哪个狂徒如此胆大包天,竟然敢在殿州地界殴打上差?
大家都很紧张。上差挨打,刘希作为知府,第一个就要被降罪。所以大家都赶紧迎了出去。果然,在府衙大门口迎住了应斯一行。只见他们披头散发,鼻青脸肿,衣袍成为破布,在风中抖索,个个捂着脸,攥着衣,狼狈不堪,惶恐不安。
看到刘希等人,应斯一行赶紧进了府衙,这才张开嘴巴,尖着嗓门嚎啕大哭起来。
原来,应斯一行到琵琶巷陶敏家传旨。陶敏一家喜不自胜,摆香案,焚香烛,上祭品,换新衣。就连躺在床上养伤的陶玉也让丫鬟抬着上了正堂。为什么?高兴啊!终于接到圣旨,可以耀武扬威重新上任殿州知府了!因为之前侯爷一直许诺,一定会让他官复原职。所以陶敏一家始终把殿州知府一职当成自家的囊中之物!不料,皇上来个口谕,贬陶敏为堆福县丞,一下子从从四品降为从八品!而且这堆福县丞还是他送了那个似金似银似镜的“祥瑞”金银镜换来的!
有句话说,有多大的希望就有多大的绝望!陶敏当时就呆了。马喜儿和陶玉却在短暂的呆愣之后,立刻就斥责应斯等人是太监矫诏,假传圣旨,喝来仆人,将应斯等人往死里打,就连躺在担架上的陶玉都拿簪子划了应斯的大腿!
闹剧直到陶荣从书院回来才结束。醒过神来的陶敏抽了马喜儿一巴掌,还拿出一千两银票央求应斯放过。应斯哪里肯?想想在将军和知府那里,每人都是二百两银票,他另外还有珍珠两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