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大成风华之绝响> 第一部 殿州惊涛 130、佛跳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部 殿州惊涛 130、佛跳墙(2 / 5)

刻写信给我的几个儿子,这就全部辞官,回归乡里,耕田纺织。谢谢世子救命之恩!”说罢,回身给了谢楠一巴掌,怒道:“还不谢谢世子,赶紧写了辞呈!”

谢楠口里感谢,却没有说辞职之事。苏澜心里一叹,只怕这谢楠还放不了贪欲二字!

童野站起身道:“今日叨扰了各位,也该起身了!我还想着回凤楼里的硬菜呢!”

说着,起身就走。苏澜等人自然跟随。无意中,她看到谢楠长松了一口气。

大家上了车马,回到回凤楼,此时午时已过。

苏瑞尚和刘希看到他们姗姗来迟的车马,都松了一口气。

林氏赶紧道歉道:“夫君和妹夫可是久等了?肚子饿了吧?”

“还好,还好,”刘希打趣道,“我这肚子只唱了一回歌而已!”

大家都笑了起来。

进了贵宾室,大伙分男女坐定。女人这边是林氏带着苏澜、刘珍、春红、阿水娘、伍氏、叶庄、苏源、刘嘉、社日并玉兰、秋菊和甘甜等人。男客那边就是童野、苏瑞尚、刘希、刘奇、顾琅、叶恭、叶楼、邓三勇、凤恒、凤梧、凤鸣,并无息、无影、赵宇、以及常乐和童野、刘奇的几个小厮。

继续阅读

大家坐定,就见毛三叔带着人,先是上来了几坛子美酒,又每桌上了一瓶可乐和一瓶橙汁,都是撕了外面的包装纸的。

林氏道:“这黄黄的颜色倒是好看,这黑咕隆咚的又是什么?”

苏澜笑了,就下了桌位,给大伙介绍可乐和橙汁,还有美酒:“都是从汉马那里淘换来的。听说这个黄的是一种福橘一样的水果给榨出来的果汁。那可乐口味有点奇怪,但是想来大家应该喜欢。”说着,就让伙计给大家每人斟了一点。还告诉伙计如何开瓶盖。

正说着,三个大坛子也上来了,女人们一个,男人们两个。

大家看时,只见这几个坛子都有成年男人的腰那么高,大鼓肚子,小坛口,还被几张干荷叶封着口,口上还系着麻绳,显见的就是不让蒸汽和香味跑走。

大伙疑惑地望着苏澜,问道:“这是什么东西啊?”

苏澜笑道:“开坛子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却说,唐朝有个高僧大德名叫玄荃,他到福建南少林寺途中。这一日,落脚到一个书院,恰好有一帮文人在此聚会,吟诗作画,下棋弹琴,好不热闹。这时,到了饭点,酒楼送来一道菜品,便如今日这坛子似的。伙计掀开荷叶,大家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飘散四处。这时,正在隔壁的高僧玄荃嗅之垂涎三尺,顿弃佛门多年修行,即刻翻墙而来,大快朵颐!于是有位书生即席赋诗日,‘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这道菜就叫做‘佛跳墙’”。

大家听了一时都呆住了。唯有刘奇不住嘴的咂摸着:“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这佛跳墙的名字很有意思。”

确实,这就是蜚声海内外的“佛跳墙”,又名满坛香、福寿全,是福建福州的当地名菜,属闽菜系。相传,它是在清代道光年间,由福州聚春园菜馆老板郑春发研制出来的。据说,当时福州的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席间有道叫做“福寿全”的菜,是用鸡、鸭、羊肘、猪蹄、排骨、鸽蛋等以慢火煨制成的。周莲吃后很满意。回家后即命厨师郑春发依法仿制,在原菜基础上,减少了肉类用量,又加入了多种海鲜,使成菜内容更加丰富,鲜美可口。后来,郑春发离开布政使衙门,到福州东街上开了一家“三友斋”菜馆,在一次文人聚会的筵席上送上此菜。文人们品后纷纷叫好,有人即席赋诗日:“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这道菜就叫做“佛跳墙”。

又据费孝通先生记,发明此菜者乃一帮要饭的乞丐。这些乞丐拎着破瓦罐,每天到处要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