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大成风华之绝响> 第一部 殿州惊涛 122、上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部 殿州惊涛 122、上梁(5 / 6)

然后是点燃炮竹。再由主人苏瑞尚在中梁下方点燃橘树枝,意味“吉”。这就是“暖梁”。烟雾缭绕中,祈福边敬酒,边唱起了《暖梁歌》:

“炮竹一放笑嘻嘻,文站东来武站西;文武百官二面站,子孙后代穿朝衣。五月十三发大水,柏木飘荡到故乡;鲁班师傅打马过,闻见路边杉木香。鲁班师傅下马看,四条金龙九丈长;头条金龙做宝柱,二条能做紫金梁;三条四条生的好,能做桁条和基椽。凿子凿子孙兴旺,斧子斩块块成双;刨子抱子孙满堂,木斗弯尺赛鸳鸯。两头一挖鸳鸯榫,梁中又插金鸡花;鸳鸯榫来金鸡花,东家敬酒我献梁。一杯酒来敬梁头,文拜相来武封侯;二杯酒来敬梁腰,脱掉蓝衫换紫袍;三杯酒来敬梁尾,东家做官清如水。买田置地创家业,子子孙孙多富贵;三杯酒来都敬过,东家匠人多福寿。多富贵来多福寿,只待明朝龙抬头。”

罕岩思那边也是这样一番“暖梁”。

苏澜目睹这这些过程,一边思绪翻转。她发现自己仅仅靠蚵壳屋自己的卧房进出空间有很多掣肘。如果能在石寨港有一套房子,那就方便多了。

第二天,是上梁的正日。一大早,人欢马叫,所有朋友都来了。

除了童野和宋望,军营这边是:孔峰;葛汉和苏怡夫妻;韩志;丁强和朱氏夫妻并儿女丁苍平、丁苍正、丁蕊蕊;苏辉;苏城;别军医,还有李旺、卫岚、刘善平、寇林、唐蒙、曲英等人。

府衙这边是,林谦等大小官员,还有春明和堆福县令方宁、熊瑃和县丞邱峰、邱夫人,竟然还有他们的嫡女邱梅!

朋友里面就有:阿水娘、顾琅母子;凤恒、凤梧、凤鸣父子;叶恭、伍氏、叶楼、叶庄一家;卞旻、易氏、卞雍、卞琪一家;谢宽山长、山长夫人和谢筠。令人惊诧的是,金氏、谢芳母女也来了。

上、下李厝的村民基本上都来了。如李福、李禄、李冲夫妻和珠儿、卫秋明、刘二爹、寇风、唐港、李凤林父子、老石头和小石头祖孙俩、柯勇、柯猛兄弟、齐正、李武、老奎头等人。只郝四叔和郝四婶还在灶上忙碌,让儿子和女儿郝志、郝好来了。

就连送肉菜的几家摊贩都来了。

苏澜这才知道,在古代,上梁的意义真是非同小可。

所谓上梁,是指安装建筑物屋顶最高一根中梁的过程。而这里所谓的“中梁”除了建筑结构实用上的重要位置外,同时更有其无形的宗教层面的意义。因此,在上梁典礼中,借着梁的作用,来连接房屋建构本身、天地、神灵、宗教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有书云:“上梁有如人之加冠。“;“房顶有梁,家中有粮,房顶无梁,六畜不旺”。上梁礼仪实际上是一种求吉礼仪,目的是祈求房屋永固、富贵长久、子孙满堂。

上梁之前必祭神。一个木制红漆祭盘置于供桌上端。祭品有“全猪”,即用猪头一只,猪尾一根,象征全猪,殿州俗称“利市”。还有鱼、鹅、豆腐、蛋、盐与酱油七色,又有苹果、香蕉、桂圆等南北果品十二盆,和全鱼、全鸡、全鸭、肘子、鸡蛋等各色菜肴廿四碗。

苏瑞尚亲自贴了“上梁欣逢黄道日,立柱巧遇紫微星”的对联。对联用的是黄纸。梁的两端挂红绸,红绸下垂着一枚铜钱,取“平安和顺”之意。

接下来,苏瑞尚作为主人,进行上梁前的祭祀。首先在房梁和门窗上贴上用红纸写的对联,上联是“青龙扶玉柱”,下联是“白虎架金梁。”横批为“上梁大吉”。然后在正门前设立香案,摆上果品,苏瑞尚毕恭毕敬地燃香,之后燃放鞭炮。

这时才开始正式上梁。主持仪式的是祈福。他和上梁的木工们昨晚也郑重地沐浴了。此刻先是“拜梁”请神,祈请五方宅神、鲁班先师和梁神等。

请神之后,祈福用朱笔点了梁的两端,谓之“点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