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华夏真相集> 第十八集 平定天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集 平定天下(6 / 7)

避暑,李建成使四弟齐王元吉暗算秦王李世民,并派尔朱焕、桥公山送盔甲与杨文干。

尔朱焕、桥公山二人行至豳州,因敬慕秦王李世民功高盖世,为人宽厚仁义,便向唐高祖揭发此事,告发太子与齐王合谋,纵容杨文干起兵为乱。

李渊震怒,命召杨文干入见,质对其事。

杨文干闻知事情败露,遂拥兵造反,攻占宁州(今甘肃宁县)。高祖先派左武卫将军钱九陇与灵州都督杨师道率兵镇压,后又命秦王李世民亲率大军到宁州平叛。

七月初五日,杨文干被其部将杀死,传首长安。

武德七年八月,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联手进犯,劫掠原州、忻州、并州等地,震动关中,京都长安戒严。继又进攻绥州,被刺史刘大俱击退。

秦王李世民率兵前往抵御,当时关中阴雨连绵,粮道受阻,将士疲惫。

两军遇于豳州,布阵对垒。李世民独骑驰到突厥阵前,先责备颉利可汗同意和亲,今又违约;又谓突利可汗:卿昔曾与我结盟,言明有急相救,今引兵相向,何无手足之情哉!

两位可汗被其离间,由此相互怀疑。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世民约与来日决战,回军扎营,却趁雨夜袭击突厥大营,致使突厥兵退五十余里。复又派使臣前往劝说突利,致使颉利欲战,而突利不从。

颉利只得听从突利意见,使其与夹毕特勒阿史那思摩来见李世民,请求和亲罢战。李世民答应,并与突利结为兄弟,突厥由此撤兵。

唐高祖大忧突厥边患,召集群臣询问备边之策。将作大匠于筠提出,可在五原、灵武黄河岸边设置水军防守。

中书侍郎温彦博说道:当战国之时,魏国曾筑长堑遏止匈奴,此法现亦可用之。

唐高祖深以为然,遂派桑显和到边境大道外挖堑,并召江南船工大造战舰。又重建隋时所置十二军,每日操练。

武德八年,颉利可汗侵略灵州、朔州,在新城大败唐代州都督蔺謩。

唐高祖大怒,命有司将给突厥书信全都改称诏敕,以夷狄下邦视之,下令迎战。于是敕命三路御敌,使大将张瑾兵驻石岭,李高迁兵驻大谷,秦王李世民兵驻蒲州道。

圣旨既下,唐与突厥就此展开大战。

张瑾未达驻地,突厥兵已越过石岭,既而围困并州,再攻灵州,侵扰潞、沁二州。

李靖此时已平定江淮岭南,亦被调回长安,命为潞州行军总管,率兵出潞州道;原行军总管任瑰屯驻太行,以防突厥由此进入河北。

镜头闪回,复说李靖近况。

自平定梁王萧铣之后,李靖就此巡守江淮,并经略岭南。

辅公祏乘杜伏威入朝窃据丹阳,举兵反唐。李渊便命李孝恭为帅,李靖副之,率李世积等七大总管东下讨伐。

辅公祏派大将冯惠亮率三万水师驻守当涂,陈正通率二万步骑驻守青林,以铁索横亘长江,以阻断水路。并筑建月城绵延十余里,以为犄角之势。

李孝恭召集诸将议事,诸将道:冯惠亮、陈正通掌握重兵,欲守险不战,因此筑垒固守,仓猝之间不能攻取。不如直指丹阳,掩袭辅公祏巢穴,冯惠亮等人自然不战而降。

李靖却力排众议道:辅公祏精锐虽然集中在水、陆二军,然其所领中军更为骁勇。冯惠亮城栅尚且不能攻取,辅公祏固守石头城,岂可轻易攻取?若我军直奔丹阳,旬月之间不能攻下,则前有辅公祏,后有冯惠亮,腹背受敌,恐非万全之计也。冯惠亮、陈正通身经百战,决不惧野战,只因辅公祏命其持重防守,故此不出,以疲我军也。今若进攻冯惠亮、陈正通城栅,必可出其不意,得建奇功。消灭敌贼之机,只在此一举。

李孝恭早已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