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华夏真相集> 第十四集 群雄归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集 群雄归唐(4 / 7)

里与妻子赵氏坐于庭中,忽然看见一物,形状犹如雄鸡,身上流光,将整个地面照亮,飞入赵氏怀中。赵氏起身抖动衣服,却见并无一物。此后不久赵氏便怀有身孕,生下刘武周。此事有根有据,载于《旧唐书》中。

便在秦王李世民兵发山西,激战并州之时,唐高祖李渊命置十二军,并将原关内诸道各折冲府,分别隶属于十二军中。

十二军都以星座命名,以万年道为参旗军,长安道为鼓旗军,富平道为玄戈军,醴泉道为井钺军,同州道为羽林军,华州道为骑官军,宁州道为折威军,岐州道为平道军,豳州道为招摇军,西麟道为苑游军,泾州道为天纪军,宜州道为天节军。十二军皆归车骑府统领,每军设正将、副将各一人,皆以素有威名上将充任,统帅各军进行耕战。

于是兵马强壮,成为唐军重要力量,亦为定鼎天下基石。

又说自山东义军渠帅王薄归唐,海岱盗首徐圆朗亦举其所占数州,归降唐朝。唐高祖便拜徐圆朗为兖州总管,封为鲁国公。隋末起义中七十二路烟尘之一,至此亦告烟消尘落。

便在此时,东都伪郑天子王世充派大将罗士信,率兵往攻谷州(今河南新安)。

罗士信原为瓦岗军第一猛将,王世充知其英勇,故此非常厚待,与其同吃同住,关系相当密切。但罗士信因恩公裴仁基命丧王世充之手,因此常怀愤恨,便不愿为其效命。

邴元真出卖李密,献洛口仓归降王世充,亦到东都,复与罗士信共事。王世充因其覆灭瓦岗军之功,亦待如罗士信一般亲厚;罗士信深以与此叛徒同伍为耻,由此愈加不满。

邴元真深忌罗士信之勇,便常相诬陷,罗士信便有叛郑之念。

王世充侄赵王道询听说罗士信有匹宝马,派人索要,罗士信不给。王世充偏爱侄儿,便擅将此宝马夺来赐给王道询,罗士信愈加愤怒。

此番奉命出京攻打谷州,罗士信便将家眷暗藏军中。待离京数十里后,当夜宿营之际,罗士信便避开耳目,带领千余亲信兵将脱离大军,西入长安,归属唐朝。

唐高祖听说罗士信来降,专门派出使节慰劳,命为陕州道行军总管。

安顿方毕,又有人报:王世充驾前左龙骧将军席辩,率部将杨虔安、李君义来降。

李渊大喜,对秦叔宝、程知节道:此数人非二公旧部乎?可代我出京迎之。

原来秦叔宝在王世充帐下之时,便任龙骧大将军,程咬金为将军,席辩等当时正归二人所辖。席辩等三人今日主动来降,也正如秦、程二人主动归附唐朝一般。

镜头闪回,当初唐郑大战。

正当唐兵与王世充郑军在九曲激战之时,秦琼、程咬金忽各带领部将数十人出阵,向西骑行百余步,复翻身下马,向王世充告辞,求归唐秦王李世民。

王世充见其二人临阵倒戈,空自怒火万丈,但知自己手下诸将皆非二人敌手,且数万唐军便在不远,由是只得卖个人情,纵其远去,不敢追击。

秦叔宝与程咬金拜了两拜,由是翻身上马,直奔唐营。

画外音:《说唐》等演义评话中有“三马投唐”一段,描写甚是精彩,说是秦、程二人是被徐茂功设计说降,三人共投唐营,其说便是源自于此。后说徐茂功再次设计,引诱罗成背叛单雄信,使秦王李世民伏身为马,任罗成骑乘,罗成不得已降唐等事。此乃小说家言,且罗成是虚构人物,全然不可当真。

只说秦琼与程咬金驰马来投,唐高祖闻而大喜过望,便命李世民收纳,并以厚义结之。李世民久闻二人之名,厚加礼待,以秦叔宝为马军总管,程知节为左三统军。

瓦岗旧将李君羡、田留安也因讨厌王世充为人,来投秦、程二人,就此降唐。李世民便将李君羡留在身边为将,而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