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鲍泉肚子上,正用五色彩线编结鲍泉胡须。见到宋子仙引兵而入,萧方诸恐惧,急下榻跪接,鲍泉则趁机躲在床下。
宋子仙揪出鲍泉,见其花白胡子之间夹杂彩线,极感惊讶,莫名其妙。于是俘虏萧方诸、鲍泉及郢州司马虞豫,送报侯景大营。
侯景因遇顺风扬帆急驶,故超越徐文盛水军,轻易进占江夏。江夏水军溃散,徐文盛与长沙王萧韶等逃回江陵,来投湘东王萧绎,报说世子陷于侯景之手,流涕请罪。
萧绎闻说郢州已失,并不在意,亦不顾世子现在侯景之手,乃命大将王僧辩率军沿江东下,前去消灭侯景,复夺江夏。
王僧辩军队溯江北上,到达蔡洲,侯景便已闻知,当即下令杀死萧方诸,引兵来迎。
字幕:王僧辩,字君才,太原郡祁县人,出身乌丸王氏,南梁名将王神念次子。
王僧辩闻说侯景引军来迎,带军屯居巴陵城,与侯景军对峙,以静制动。
侯景派军轮番攻城,皆被王僧辩用火阵、围长栅、列舸舰之计击退,大将任约也被王僧辩所擒。侯景本不善水战,见大将被擒,军中粮尽,只得烧营夜遁。
王僧辩遂引全军出巴陵城,乘胜沿江东下,收复江、郢二州,直指建康,兵临城外。
此时适逢陈霸先自广州引军北来,与王僧辩合兵,联营进逼石头城。
侯景带军出战,与王、陈联军大战于建康城北。
联军复兵分两路,王僧辩以二千精卒持强弩进攻石头城西,很快陷城,并入据台城。
侯景战败东奔,与心腹数十人乘船逃往海上,党徒或投降或北奔,就此星散。侯景后被部下杀死,至此侯景之乱终被平息。
梁大宝三年,萧绎即帝位于江陵,年号承圣,是为梁元帝。王僧辩因功被封为司徒、侍中、尚书令,永宁郡公,食邑五千户。
萧绎曾向西魏称藩,此时既称帝号,便不再称臣,并遣使前往长安,求其归还所侵占梁、益二州和襄阳等地。
宇文泰如何肯轻还二州?立命斩杀来使,命从人持其首级南归。
萧绎大怒,便令柳仲礼率军进取襄阳。萧詧当初举襄阳以降西魏,此时见梁军来伐,即以妻王氏及长子萧灊送到西魏当人质,请求救兵。
宇文泰命荣权出征,开府杨忠率军支援。
杨忠活捉柳仲礼,平定汉水以东,萧詧得安。
宇文泰便令萧詧为梁武帝发丧,并继承南梁大位,萧詧以无玉玺、遗诏为由推辞。宇文泰于是令散骑常侍郑孝穆持旌节、策书,往襄阳赐封萧詧为梁王。
萧詧于是在襄阳设置百官,秉承皇帝旨意,拜官授爵,对西魏称藩。
字幕:西魏恭帝元年,萧梁承圣三年,西元五五四年。
暮秋九月,宇文泰命柱国于谨、征虏将军宇文护兵伐江陵,檄使萧詧出兵,联手伐梁。只经月余激战,江陵城陷,萧绎作业到头,终于被俘遭害。
萧绎却于城陷之际,命人将城中十四万卷图书焚烧净尽。此次焚书,实乃中国汉文化最大破坏事件,萧绎亦可谓破坏中华文明之千古罪人。故此后世文人史家,耻提其名。
江陵城破次年,王僧辩、陈霸先在建康拥立梁元帝子萧方智为帝,是为梁敬帝。宇文泰亦立萧詧为梁国之主,使其居住江陵东城,只辖江陵一州之地。
其原辖襄阳,便即全部归于西魏。
萧詧于是在江陵称帝,年号大定,史称西梁或后梁。追尊先父萧统为昭明皇帝,庙号高宗,妃蔡氏为昭德皇后。又尊生母龚氏为皇太后,立妻王氏为皇后,子萧岿为皇太子;追赠叔父邵陵王萧纶为太宰,谥号壮武;追赠兄长萧誉为丞相,谥号武桓。
宇文泰设置江陵防主,带兵住于江陵西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