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华夏真相集> 第七十六集 王服加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六集 王服加身(4 / 8)

北魏朝廷上下整日忧惧,一众文武计无所出,只得城门昼夜紧闭,戒严以对。

值此危难时刻,通直散骑常侍李苗挺身而出:朝廷有不测之危,正是忠臣烈士效节之日也。臣虽不武,请以一旅之众,为陛下出战,径断河桥,以擒契胡之寇。

孝庄帝闻言惊喜不置,连忙应承准奏。

李苗乃选死士三千,趁夜绕道黄河,备船百艘,内装干草及引火之物,从马渚顺流而下。见离河桥还有数里之时,一声令下,将草船点燃,冲向河桥。

当时火势弥漫河面,将河桥刹时烧着,火光冲天。契胡士兵在南岸,见河桥突然冒起大火,怕后路被断,皆惶恐不安,连忙回撤,众人争抢上桥。

此时河桥已遭受火焚多时,数百人踏上桥面,只听轰隆巨响,瞬时河桥断裂数段,契胡士兵连人带马落入河中,溺死一半。

李苗见大功告成,便停于黄河中小洲之上,等待城中援军出来接应。但城中之人根本不信李苗能够得胜,以为其只不过效其愚忠,必已死于契胡马刀之下,故未出援军。

尔朱世隆折兵大半,早已恼羞成怒,于是率兵抢船,急攻小洲。

李苗率卫士奋力抵抗,直至手下全部壮烈牺牲,见城中竟然不出一兵一卒来救,知道必然无幸,于是长叹一声,纵身掠起,自投黄河而亡。

洛阳城头孝庄帝及百官袖手而观,见其场面如此悲壮,不由皆现愧色。

尔朱世隆经此突袭,实力大损,再次复为鼠胆,忙率军北撤。

洛阳得保,孝庄帝暂时躲过一劫。但北魏朝廷此时仅据洛阳一城,放眼四面楚歌,尽是尔朱家族天下。孝庄帝此时方悔误听元徽之言,不该轻杀尔朱荣。

尔朱兆驻守汾并之地,听闻尔朱荣遇刺,即从汾州率兵占据晋阳,又疾驰至山西长子,与尔朱世隆合兵,欲要报仇。

两人反意已决,便推魏朝宗室太原太守元晔为帝,以此另立朝廷,对抗元子攸。

元晔乃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子拓跋晃后代,即被立为皇帝,遂大封功臣:封尔朱兆为大将军,晋爵为王;尔朱世隆封为乐平王,尔朱仲远为车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

封赏已毕,厉兵秣马,合兵杀向洛阳。

尔朱天光闻说新立皇帝未封己爵,不由大怒。乃采取首鼠两端之策:一面向朝廷表示效忠,以此迷惑元子攸;一面又使手下告谕朝臣,密谓即将进攻洛阳,另立新君。

孝庄帝此时为求自保,只得尽出国库,四处招募勇士。不管此前是为强盗、叛贼,尽恕前罪,全都搜罗为将,欲拼死一搏。

时有渤海豪族高乾、高昂兄弟,因与元子攸私交甚好,便率族人接受招安,被命为黄门侍郎。闻说皇帝出资募勇,遂向元子攸请求,回乡招募部曲,回来勤王护驾。

孝庄帝准之,乃封高乾为河北大使,高昂为直阁将军,亲自送至城外,斟酒奉予二人,每人痛饮三觥。因嘱其二人道:京城倘有变,可为朕河上一扬尘也。

高昂饮罢弃觥,拔剑起舞,慷慨悲歌。两兄弟由是辞帝东行,回归本乡,竖起招兵之旗,真个是一呼百应,四周勇士皆欢跃而至。

旬月之间,高氏兄弟便得三万余众,遂又优中选优,得一万名精壮之士,编为前锋,名曰“虎贲卫”,亲加训练,乃成无敌劲旅。

送走高氏兄弟,孝庄帝遂引众官回宫,遣使下诏:命河西人纥豆陵步蕃袭击秀容,牵制山西叛军后路,源子恭率兵抵挡尔朱兆南下;派郑先护、杨昱率降将贺拔胜,前去征讨尔朱仲远。城阳王元徽调配军资,以供各路军马,并行升赏臧陟。

元徽诡计多端,惟对于军国大事十足低能。不仅低能,尤其善妒。因怕别人抢功,每遇军国大事,单独进宫与孝庄帝私议;而一旦闻说朝臣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