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结束,皇甫嵩下令鸣金收兵,打扫战场,出榜安民,检查战果。不一时军司回报:此战歼敌十万,黄巾主力尽丧,焚烧粮车辎重三万多辆,虏获甚多,难以数计。
皇甫嵩闻报大喜,便命行军主薄撰写捷报,呈递京师。
正在此时,忽见副将押解几个黄巾俘虏而来,喜笑颜开道:启主将,万千之喜!
皇甫嵩:击破剧贼,乃是大功,全赖诸公之力,俱各同喜。
副将:非仅如此。末将在清理敌巢之时,在府衙后堂见一棺椁,故曰万千之喜也。
皇甫嵩:呵呵,升棺发材,将军果是大喜。
副将:不是末将见棺则喜,实是这棺中人物,非同小可,实出意外!主公休怪末将辞不达意,只问这几个俘虏,便知端地。
皇甫嵩:则你几个实话招来,棺中之尸,究是何人?
众俘:实不敢瞒将军,棺中之人,乃是大贤良师、天公将军张角。
皇甫嵩这一惊非同小可,追问道:张角身怀奇术,兼且善医,却因何故而死?
众俘:老爷明鉴,天公将军身怀奇术,已是半仙之体,果是无病。只因董卓来攻广宗之前,有一道人来访,天公将军谓是同脉连枝,摒退从人,单独召见。时过半晌,那道人告辞出府,扬长而去,不见踪迹。我等皆是天公将军徒弟,且是贴身内侍,见那道人走了,入内侍候,却见本师安坐榻上,已是绝气身亡,然遍体上下,并无一处伤痕。我等禀报地公将军,张梁严令不许声张,只将天公将军装棺入殓,停尸后堂。此报是实,并无一字虚言。
继续阅读
皇甫嵩愈听愈奇,一边察言观色,料知数人不敢撒谎。于是便命副将带路,前往府衙后堂,破棺戮尸,斩下张角首级,连同捷报呈送京师。
字幕:张角既死,黄巾军失去精神领袖,自此后便即迅速土崩瓦解。当年十一月,皇甫嵩与巨鹿太守郭典合兵攻下曲阳,成功斩杀张宝,歼灭十多万众。至此历时九个月余,遍及黄河、淮河及长江流域,播乱大半个中国黄巾之乱基本平息。
起义虽被朝廷镇压,但汉室威信大衰,此后诸州郡渐都不服朝廷调度。
此后各地不断发生小型叛乱,产生许多黄巾分散势力,分别以黑山、白波、黄龙、左校、青牛角、五鹿、羝根、李大目、左髭丈八、苦蝤、刘石、平汉、大洪、白绕、司隶、缘城、罗市、雷公、浮云、飞燕、白爵、杨凤、于毒等为名号。
尤其张燕所率义军,被朝廷名为黑山贼,号称从者百万,历久不灭。
中平元年十一月,皇甫嵩平定冀州黄巾军,将十万人尸骨筑成京观,然后班师。
朝廷叙论此番平乱大功,公论是以皇甫嵩为首,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并晋封为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租税,食邑共八千户。
字幕:皇甫嵩,字义真,安定郡朝那县人,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度辽将军皇甫规之侄。少年时便有文武之志,酷好诗书,兼熟习弓马。初举孝廉,拜为郎中,迁任霸陵、临汾县令。灵帝以公车征辟为侍郎,迁任北地太守,至此便立大功。
平灭黄巾起义第二功臣,乃是右中郎将朱儁。与皇甫嵩共同平灭南阳黄巾军,被封右车骑将军。又任光禄大夫,增加食邑五千户,改封钱塘侯,加位特进。
字幕:朱儁,字公伟,会稽郡上虞县人。初举孝廉,后任兰陵县令。交趾梁龙率众万人,和南海太守孔芝一起反叛,朝廷命朱儁为交州刺史,前往平叛。朱儁调集七郡兵士进剿,斩杀梁龙,逼降部众,州郡平定。因功封为都亭侯,任谏议大夫。此番平灭黄巾,再立大功。
平灭黄巾起义第三位功臣,乃是北中郎将卢植。受小黄门左丰诬陷,不但无功反而受过,免除职务,押送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