矣!
赵侯大喜,遂遣苏秦前往说韩,施其合纵之谋。
苏秦乃至韩国,往见韩宣惠公道:韩国地方九百余里,带甲数十万,天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今大王割地事秦,夫韩地有限,而秦欲无穷,再三割之,则韩地尽矣。以大王之贤,挟强韩之兵,举国以媚秦,臣窃羞之。
宣惠公闻言面红过耳,蹴然答道:愿举国以听先生,如赵王之约。
于是亦赠苏秦相国玺印,并赐黄金百镒,命其出使魏国,约盟抗秦。
苏秦奉命,辞韩至魏,游说梁惠王道:魏国地方千里,且为中原霸主,足以抗秦有余。大王听群臣之言,欲割地以臣事秦,是何意耶?
魏惠王:非不愿抗秦,只恨孤掌难鸣,力不能及耳。
苏秦:大王诚能听臣,不如六国合纵,并力制秦。
魏惠王:寡人愚钝,自取败辱,今先生教以长策,敢不从命!
于是亦赠金帛一车,并拜苏秦为国相,请其出使齐国,约为联盟。
苏秦复至齐国,说齐宣王道:臣闻临淄车毂相击,摩肩接踵,富盛莫比。乃西面事秦,宁不耻乎?且齐地去秦数千里,秦兵不能及齐,事其何为?
齐宣王:若依先生之计,若何?
苏秦:臣愿大王从赵王之约,六国和亲,互援御秦。
齐宣王:谨受先生教诲。
亦拜相赠金,请苏秦出使楚国,约以合纵。
苏秦乃驱车西南,说楚威王道:楚地五千余里,天下之强,秦之所患也。纵为六国之长,横则割地事秦,王其择之!
楚威王:先生之言,楚之福也。合纵六国之众以御西秦,惟先生为寡人谋之!
亦拜苏秦为相,赠以千金。
由此苏秦巡行一周,乃拜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相印,并得赏金盈车满箧,名声大震诸侯。于是辞别楚王北行,回报赵肃侯,途中行过洛阳,往拜天子。
河南诸侯闻说六国之相到来,各发使节相送,仪仗旌旄前遮后拥,车骑辎重连接二十里不绝,威仪比于王者。一路官员,望尘下拜。
周显王闻说苏秦将至,预使人扫除道路,设供帐于郊外迎之。
苏秦老母杂于人群之中,扶杖旁观,啧啧惊叹;二弟及妻嫂不敢仰视,皆都俯伏郊迎。苏秦高倨车中,见长嫂跪于当路,遂笑问道:阿嫂向日不为我炊,今何恭敬太过?
长嫂答道:今见季子位高多金,不容不敬!
苏秦叹道: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苏秦今日乃知,富贵之于世人,不可少也!
于是车载亲属,同归故里,起建大宅,聚族而居,并散千金以赡宗党。弟苏代、苏厉羡兄贵盛,亦习纵横之术,游说诸侯。
苏秦在洛阳居住数日,乃往赵国还报,说六国约纵已成。
赵肃侯大悦,遂封苏秦为武安君,另遣使节,约会齐、楚、魏、韩、燕五国之君,俱到洹水会盟。更命苏秦预先前至洹水,筑坛布位,以待诸侯。
不过旬日,盟坛建成。赵肃侯先至,燕文公、韩宣惠公、魏惠王、齐宣王、楚威王陆续俱到。六国诸侯相聚,是为吴、越称霸以来,最为壮盛之举。
苏秦见六国之中,楚、齐、魏俱已称王,赵、燕、韩尚且称侯,叙论爵位不便,遂建议六国一概称王,赵王为约纵之主,楚王等各居客位。
赵、燕、韩三侯闻言,自然大喜,楚、齐、魏三王亦各无辞。
于是六王各登盟坛,照位排立;苏秦历阶而上,主盟六国,刑牲歃血,誓于神明曰:
今山东六国,结为兄弟,务期患难相恤。一国背盟,五国共击!
盟誓已罢,六王分别写下誓书。
赵王言于五王道:苏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