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200小说>>不夜谈之诡事异文录> 第34章 你这是在搞什么鬼名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 你这是在搞什么鬼名堂(2 / 3)

这一切都只是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料罢了。但无论如何,赵寡妇的故事已经成了柳河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流传了下来。

话说赵寡妇因为那场突如其来的“灭火奇迹”,在村里名声大噪,连隔壁村的人都开始对她的事迹津津乐道。她呢,也不负众望,继续以她那套独特的“通鬼”方式,为村里解决各种疑难杂症。

比如,张三家的鸡丢了,找遍全村都不见踪影,赵寡妇便闭上眼睛,手指掐算一番,然后指着村后的小树林说:“鸡在那儿,被黄大仙迷了眼,你去拿点米糠,撒在树下,念三遍‘回家回家’,自然就回来了。”张三半信半疑,照做了,结果还真找回了自家的鸡,从此对赵寡妇佩服得五体投地。

李四家的孩子夜里总是哭闹不止,说是看见了不干净的东西。赵寡妇闻言,便带上一张黄纸,几支香烛,到孩子床边念了一通听不懂的咒语,然后烧了那黄纸,说是把“小鬼”送走了。说来也怪,自那以后,孩子再也没哭过,睡得香甜。

渐渐地,赵寡妇不仅成了村里的“守护神”,还兼职做起了“心理医生”。谁家有个不顺心的事,都会找她倾诉一番,而她总能以她那套“通鬼”理论,给出一些看似荒诞却又莫名有效的建议。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就在赵寡妇的名声达到顶峰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份宁静。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村里的老槐树突然倒了,不偏不倚地砸在了村口王五家的屋顶上。王五家本就贫困潦倒,这一砸更是雪上加霜。村民们纷纷赶来帮忙,但面对这庞然大物,也是束手无策。

这时,有人想起了赵寡妇,便跑去请她来看。赵寡妇来到现场,眉头紧锁,围着老槐树转了几圈,然后叹了口气说:“这槐树成精了,它不愿意走,咱们也动不了它。”

村民们一听,顿时炸了锅。“那怎么办?总不能让王五家一直这么住着危房吧?”

赵寡妇沉思片刻,说:“我有个办法,但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我们得举行一场法事,超度这槐树精,让它心甘情愿地离开。”

于是,在赵寡妇的带领下,全村人动员起来,准备了香烛纸钱、贡品等物,在槐树倒下的地方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法事。赵寡妇身穿道袍,手持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时而跳跃,时而跪拜,仿佛真的在与那槐树精沟通。

经过一番折腾,天空突然放晴,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老槐树上。赵寡妇大喝一声:“起!”只见村民们齐心协力,竟真的将老槐树缓缓移开,露出了王五家破损的屋顶。

事后,王五家得到了村里人的帮助,重新修缮了房屋。而赵寡妇则因为这次“超度槐树精”的壮举,更是被村民们视为“活神仙”。

但赵寡妇自己心里清楚,这一切不过是她利用村民们对未知事物的敬畏之心,加上一点小聪明和运气罢了。她深知自己并非真正的“通鬼之人”,但她也愿意用这种方式,为村民们带去一丝安慰和希望。毕竟,在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里,有时候,一份信仰和寄托,比什么都重要。

日子如流水般悄然滑过,赵寡妇在村里的地位愈发稳固,她的故事也如同村口那棵老槐树一样,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但赵寡妇自己,却开始有了些许变化。

她开始更加频繁地阅读古籍,学习各种古老的仪式和咒语,不再仅仅满足于用那些看似荒诞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她意识到,真正的力量,或许并不在于与鬼魂沟通,而在于对人心、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于是,赵寡妇开始尝试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解决村里的问题。她组织村民们修建了防洪堤,预防了多次洪水侵袭;她引导大家种植适宜的作物,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她还设立了村里的医疗站,虽然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